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5日早間消息,在WeWork提交IPO(首次公開招股)文件6周以後,這家共享工作空間提供商周二宣佈,公司聯合創始人及主要股東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將辭去CEO一職。諾依曼是WeWork的門面,但他的領導風格令人生疑,而WeWork的虧損積累至今已成天文數字,迫使他承認這對該公司來說是一種“重大的分心”。

阿蒂·明森(Artie Minson)和塞巴斯蒂安·甘寧漢(Sebastian Gunningham)將接替諾依曼出任WeWork聯席CEO,他們都是媒體和科技行業的資深從業者,但在以前的僱主供職時從未擔任過CEO職位。上任以後,他們的任務是要帶領這家在最近一個季度中營收超過8億美元、員工總數多達1.5萬人的公司走上正軌。根據WeWork週二發佈的新聞稿,該公司的年度銷售額達40億美元以上,但第二季度虧損超過6億美元。

據熟知內情的匿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看來,WeWork不太可能在今年進行IPO。WeWork則在上週發表聲明稱,該公司仍計劃在2019年上市。

  以下是明森和甘寧漢的個人簡介:

阿蒂·明森

明森先後畢業於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畢業後曾在安永擔任審計師,隨後在1998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跳槽到時代華納。他曾帶領AOL和時代華納有線公司上市,併爲泰德·里昂西斯(Ted Leonsis)和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工作過。

英國《金融時報》在上週發表的一篇報道中對明森的描述是“來自皇后區的愛爾蘭天主教徒”,相對於諾依曼的鋪張來說是個“有用的直率人”。

2000年,明森加入娛樂公司Rainbow Media Holdings,該公司後來更名爲AMC Networks,明森在這家公司的最後一個崗位是負責財務事務。

4年以後,他被AOL羣毆下寬帶部門聘爲負責財務事務的高級副總裁,並在2009年晉升爲CFO,負責從時代華納剝離出來的業務。2013年,他被任命爲時代華納有線公司的執行副總裁,並幫助將這家公司出售給了查特通訊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

明森現年48歲,他在2015年6月加入WeWork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負責“擴大WeWork的運營規模和擴大公司的全球影響力”,向諾依曼彙報工作,權限包括運營、社區、服務、銷售、擴展、業務發展以及財務、法律、IT和人力資源等。在WeWork於2017年將詹·伯瑞特(Jen Berrent)擢升爲首席運營官以後,明森將重心幾乎完全轉向了財務部門。

WeWork此前公佈財報稱其第一季度虧損2.64億美元,隨後明森在今年5月接受CNBC採訪時敦促投資者將這種虧損視爲“投資”,表明該公司擁有巨大的增長機會來爲不斷擴大的客戶羣或會員人羣建設合作物業。他表示,出租工作空間是“一種經過驗證的商業模式”。WeWork的會員人數已經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22萬人攀升至現在的52.7萬人。

塞巴斯蒂安·甘寧漢

在去年加入WeWork擔任副董事長之前,現年57歲的甘寧漢在亞馬遜工作過十多年,最後一個崗位是負責該公司的市場業務。當時他是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最親密的顧問之一,在供職期間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貝索斯麾下高管團隊的一員,管理着3萬多名員工。

甘寧漢在加入亞馬遜之前在蘋果公司和甲骨文做過高級管理人員,與時任蘋果公司CEO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時任甲骨文CEO的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有過密切合作。

在WeWork,甘寧漢還擔任首席自動化官一職,該公司在更新後的S-1招股書文件中首次提到這個頭銜。他的工作包括將技術、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與租賃流程進行融合等。

據一位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向甘寧漢彙報工作的人數已經從最初的零增加到了1000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的第三方市場平臺在甘寧漢負責期間採用了很多自動化措施,但結果優劣參半。在電商領域中,第三方市場業務一直都是亞馬遜取得增長的巨大推動力,但這個平臺充滿了漏洞,導致假貨和賣家操縱行爲爆長。

甘寧漢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專業爲數學科學。(唐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