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小米環繞屏概念手機小米mix alpha正式發佈,全面屏進一步進化,前後都是屏成爲我們手上握持的可能。在震撼之餘,也有很多人在質疑,這到底是小米走進高端市場的噱頭,還是真正的業界創新?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剛剛發佈的小米前後都是屏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從全面屏的一路歷程來看,屏幕的進化到底給我們手機用戶帶來了哪些好處?

全面屏讓視野更開闊

屏幕是手機的門面,也是我們與手機接觸最多、感官最深的部件,也因此,屏幕的形態升級,始終是手機廠商孜孜不倦的追求。從最早的3寸屏到5寸屏再到6寸屏,屏幕的增大並沒有讓正面ID有太大變化,正面面板和邊框成爲限制信息傳遞的最大障礙。經典的Iphone6系列,指紋解鎖就讓屏幕佔比沒有變法繼續增加。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經典的iphone6屏幕

2016年10月,小米正式發佈mix1代,用後置指紋換取的6.4英寸全面屏是跨時代的產品,雖然礙於封裝技術和前置攝像頭的解決方案,mix1代下巴不是一般的寬,但“三面都是屏”的概念的確讓全球粉絲和廣大媒體震動,也引領了接下來幾年全面屏的方向,包括谷歌也對其進行了認證。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6年的三面都是屏小米mix

這一次指紋後移、攝像頭轉移和減少邊框的思路打開,真正讓手機用戶開始追求極致的閱讀體驗,也開始讓手機廠商快馬加鞭,升級不斷。

2017年9月,蘋果也發佈了自己在全面屏的探索手機,爲了減少面板和邊框,指紋解鎖換成了FACE ID,屏幕上方狹長的黑框集成了結構光和前置攝像頭等一系列原件,也算是極致閱讀和前置攝像安全的一次妥協,但也成就了近3年的全面劉海屏。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7年發佈的iphoneX劉海屏

以此爲引領,2018年至今,手機廠商絞盡腦汁,通過定製微型前置攝像頭、轉移前置攝像頭、增厚機身、屏下指紋等方式,先後推出了水滴屏、挖孔屏、滑蓋屏、升降屏、超窄邊框等一系列全面屏手機。這裏要提兩款手機,一款是2018年驚豔誕生的vivo NEX,通過升降前置,徹底實現了正面都是屏。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8年6月VIVO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另一款則是從小米分拆出來的紅米,用極致性價比將全面屏壓到了2000元,進一步帶動了全面屏手機的普及。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9年的紅米K20pro已經將全部都是屏降到了2000元

從寬邊框到全部都是屏,全面屏手機最後的目的都是爲了實現我們更極致的閱讀享受。消費者也逐漸習慣在正面都是屏的時代接受信息,目前看來,正面都是屏的確爲我們的體驗帶來了極大的升級。

曲面屏讓觀感更震撼

全面屏的發展不能不提三星的曲面屏貢獻。全面屏的終極目的是要打開手機的四個正面邊框,而曲面屏則先從左右兩側下手,讓邊框看起來不存在。

依託柔性屏的獨家生產能力,三星在2014年發佈note edge 單曲面手機,將一側邊框“隱藏”了起來,這在當時簡直驚豔無比,而且三星還專門配上了側面應用的解決方案,意圖在側面實現來電顯、快捷應用等弱信息的提示,但當年市場反應並不理想,或許太過超前。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4年的單曲面

作爲曲面屏的引領者,三星自然要爲自己的產品持續推廣,在2016年2月就推出更加驚豔的三星Galaxy S7 edge雙曲面屏幕,左右邊框被徹底打開,5.5英寸的屏幕看起來有6寸那麼大,雖然仍然沒有砍掉額頭和下巴的指紋面板,但雙曲面屏帶來的觀感升級與握持潤滑,在那個年代宛如外星產品,懸浮狀的屏幕信息也真正讓使用者離不開了。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6年三星推出雙曲面屏

由於曲面屏是自家生產的,三星每一代S系列和Note系列都搭載了這個令人羨慕的雙曲面屏。而真正讓國人熟悉曲面屏的,應該是2016年10月和12月,分別由小米和華爲發佈的小米note2與華爲mate9 pro,雖然沒有從三星拿到曲率特別大的屏幕,但是兩款手機普及了雙曲面屏在國內的佔比,也讓國內手機市場進入屏幕競爭時代。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6年的華爲曲面屏

華爲看準了曲面屏的市場,也自此在P系列和Mate系列旗艦手機上持續搭載曲面屏,並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業績,極致觀感的曲面+極致拍攝的萊卡成爲華爲登頂國內手機榜首的兩把利刃。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雙曲面屏+水滴屏的華爲P30 pro

全面屏與曲面屏的融合要從2018年說起,與vivo NEX同樣驚豔,OPPO在6月推出了FIND X手機,通過升降前置攝像頭與屏下指紋的組合,實現了正面最極致的升級,OPPO和vivo一起向全球證明了自己的研發能力。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同時,三星通過超窄邊框曲面屏的S9系列和挖孔曲面屏S10系列探索了正面都是屏的可能,但觀感被很多人詬病。加上系統UI等在中國的水土不服,銷量比起華爲、OV相差得很大。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三星S10系列的挖孔曲面屏

2019年秋季,瀑布屏的消息曝出,更加垂直的角度讓手機正面更加震撼。而VIVO用NEX3詮釋了什麼叫全面超級曲面屏——全面瀑布屏,真的是集視野、觀感、手感於一身的手機。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目前爲止最極致的全面瀑布屏Vivo Nex3

剛剛發佈的華爲mate30 pro也搭載了驚豔的瀑布屏,華爲稱爲環幕屏,但因爲結構光的問題,劉海繼續保留,這一點目前爭論還很大。但同蘋果Iphone11系列一樣,爲了更加安全的結構光系統,果粉和花粉還是安心接受了。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劉海屏的華爲mate30 pro和蘋果Iphone11 pro

摺疊屏賦予手機更多形態

柔性屏的不斷進步,讓全面摺疊屏成爲可能。從手機變成平板,摺疊屏賦予手機更多形態,消費者可以體驗揣在口袋裏的便捷+展開大屏閱讀的雙重體驗,全面摺疊屏被各界翹首以盼。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三星摺疊屏手機

2019年2月,三星率先發布了三星Galaxy Fold摺疊屏手機,幾乎同時,華爲也推出了華爲Mate X 5G摺疊屏手機。華爲高管在演講中,從上衣口袋拿出手機形態Mate X,展開屏幕唸完後,摺疊放回口袋的一幕,成爲很多人對於手機終極形態的定格。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華爲摺疊手機

這裏也要提一下同時代的中興AXON M,他也算國產手機對於摺疊屏的一次嘗試,但因爲不是柔性屏,而是雙屏幕組合摺疊,逐漸被市場淡忘,因爲他沒有實現全面屏視野開闊、柔性屏形態變化的功能,而是強制性組合雙屏,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已經出現各類全面屏的時代,應用價值並不大,但中興的探索精神仍然值得鼓勵。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中興摺疊屏

前後屏到底能夠帶來什麼

前後屏最著名的手機是2014年由俄羅斯自主研發的YotaPhone 2,他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4APEC工商領導人峯會期間的國禮手機。YotaPhone 2最大的特點就是背後這塊e-ink電子墨水屏,它能有效保護視力,即使在強烈的光線下也能舒適地閱讀小說、社交媒體、新聞、電子雜誌、博客和其他文本,並提供最佳閱讀體驗。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俄羅斯國禮手機YotaPhone2

國內的前後屏手機必須要提魅族,2017年7月,那時還沒有屏下指紋技術,沒有升降挖孔攝像頭技術,正處於上升期的魅族推出了魅族pro7,這款手機背部左側的1.9英寸彩色AMOLED副屏極具想象力,它具備雙攝自拍、雙指截屏、徽章、天氣、計步、通知/狀態提醒、休眠MP3等實用功能,可以說,魅族爲這部手機話費了很大心思,也提出了極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但最終,因爲後屏自拍的邏輯問題,市場並沒有太好反饋,也讓魅族一定程度由盛轉衰。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魅族在2017年嘗試的後置屏幕

2018年底,vivo發佈了NEX雙屏版,更大的背後屏,實現了多任務管理的前後配合,可玩性大大提升,但是市場似乎並不認可,讓這部手機驚豔有餘但很快成爲匆匆過客。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前後全面屏NEX雙屏版

回到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小米mix alpha,他的屏幕是一次全面屏、曲面屏和前後屏的超級融合,這有賴於柔性屏的成熟,也是小米的一次自我救贖。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小米mix alpha充電

柔性屏的成熟,讓所謂環繞屏成爲現實,除了留夠攝像頭的位置,手機的其他地方皆可以是屏幕,讓手機整體觀感比起瀑布屏更加震撼,未來感十足。尤其是屏幕亮起的一刻,讓人感慨這就是手機的未來形態。而一旦當屏下攝像頭技術成熟,這個環繞屏將會極致進化。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翻來覆去的驚喜感

但是,結合目前小米發佈的環繞屏功能,其實還是沒有脫離弱信息提示+自拍的範疇,也就是說,他和摺疊屏有本質的區別,屏幕是打不開的,沒有辦法實現形態大小的變化,而後屏更多的是承擔一些並不重要的功能,結合之前魅族和vivo不太成功的經驗,小米的這次嘗試讓人感到更多的是一次面對華爲、OV強大壓力之下的炫技,而非面向市場的銷售選擇。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2019年是智能手機的紅海時代,小米需要這樣一臺不計成本、未來感十足的手機來提高公司整體的科技含量,爲進入高端市場做好準備,與華爲並駕齊驅。隨後,19999元的價格也印證了這個猜想,一款與華爲摺疊機相同屬性的概念手機,爲全面屏手機指明的方向,是有限的。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在這裏,我忽然想起努比亞在今年發佈的柔性屏手錶,前後屏的未來趨勢,一定是如摺疊手機般的變大,具有平板閱讀的核心功能,或者變小,戴在手上成爲便攜式終端,而並非爲了自拍讓前後都是無意義的屏幕。

噱頭還是創新?從小米環繞屏看全面屏的變革之路

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感謝小米,以及之前的所有手機廠商,爲我們手機消費者、科技享用者帶來的持續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