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原標題:2018年比特幣一年暴跌80%,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此次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泡沫被刺破,幣圈熱度減退,也將引導區塊鏈的發展迴歸理性。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2018年的金融市場,累計收益爲負的資產列表可以排很長,但是跌幅前三的絕對要數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股市和比特幣。而其中,又以比特幣的走勢最爲“驚心動魄”,僅僅用了一年,比特幣就從“山巔”跌到了“谷底”。

Bitstamp數據顯示,從2017年12月17日創下歷史峯值19666美元以來,比特幣市場價格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已經累計下挫超過80%。2018年12月17日,比特幣日內最高價格爲3590.00美元,較一年前的峯值已經跌去16076美元,跌幅達到81.7%。目前比特幣整體市值僅爲566億美元,較2017年的市值高峯暴跌82.7%,蒸發了2699億美元。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縱觀2018年整體走勢,比特幣的價格自1月初的17,000美元上方一路走低,最明顯的大跌出現在1月、2月、3月和11月份,月跌幅均超過30%。

一季度的大跌主要源於主要社交媒體平臺也在與加密貨幣行業“劃清界限”,包括推特、Facebook和谷歌在內的媒體禁止首次代幣發行(ICO)廣告。此外,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之一Coincheck遭黑客入侵也打擊投資者信心。11月的大跌則是主要是由BCH硬分叉的不確定性引發的。

其他虛擬貨幣也呈現出一片愁雲慘淡態勢。包括以太坊、瑞波幣和萊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今年普遍出現了超過80%的跌幅。虛擬貨幣的總市值也隨之大幅“跳水”。區塊鏈媒體金色財經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12月26日,虛擬貨幣的總市值約爲9,491億美元。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6與此同時,與整個加密數字貨幣生態緊密相連的礦機,也從“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通過觀察,比特大陸螞蟻礦機官網,年初爆炒到上萬、乃至數萬的礦機都已大幅降價。與年初售價相比,多款機型已降至不足一折。

外匯交易平臺Markets.com駐倫敦的首席市場分析師Neil Wilson稱:“這次暴跌充分暴露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泡沫有多大——我們之前就警示過泡沫有多嚴重,加密貨幣市場最有可能發展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目前來看比特幣最有可能一統天下。”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泡沫破裂的原因之一:監管日益嚴格

2018年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加強了對加密貨幣的審查,擔心它們會成爲洗錢、操縱市場和欺詐等非法活動的溫牀。

以中國爲例,於2017年全面叫停比特幣交易和代幣發行融資(ICO)後,2018年國內對虛擬貨幣和ICO的政策和尺度仍然在收緊,短期看不到放鬆的希望。

♦ 2018年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提醒相關責任主體不要從事變相ICO活動。

♦ 2018年1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境內投資者轉向境外平臺參與交易將面臨一定的風險”、“境內有部分機構或個人還在組織開展所謂的幣幣交易和場外交易,並配之以做市商、擔保商等服務,這實質還是屬於虛擬貨幣交易場所,與現行政策規定明顯不符。”

♦ 2018年4月23日,來自央行的信息顯示,央行對涉嫌非法集資“虛擬貨幣”相關行爲進行嚴厲打擊,針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的ICO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發佈公告,明確態度、警告風險,並部署各地開展整治。

放眼全球,各國對虛擬貨幣和ICO的監管政策並不統一,絕大多數國家尚處在監管空白階段。

據資訊網站How Much可視化視圖,可以直觀的發現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比特幣的政策不盡相同。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在全球受統計的246個國家中,共有99個國家(或佔比40%)對比特幣的交易和使用不加限制,即綠色和橘黃色的地區;有7個國家(或佔比3%)是受限市場(淡粉色);有10個國家(或佔比4%)定義比特幣爲非法(深粉色);有130個國家(或佔比53%)還沒有給出明確意見(灰色)。

較有影響力的大國對數字貨幣也態度不一。中國、韓國主張私人“數字貨幣”的發行或交易不合法,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主張私人“數字貨幣”不違法但需要監管,日本、德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主張私人“數字貨幣”合法並需要監管。

除了官方機構對虛擬貨幣交易監管的趨嚴,全球主流媒體也對加密貨幣的宣傳採取了嚴格監控。

美國社交網絡企業Facebook首先於2018年1月30日宣佈,將禁止旗下平臺所有加密貨幣廣告,以防用戶上當受騙。不過,隨着加密貨幣的進一步蓬勃發展,Facebook在6月26日宣佈了一項爲期六個月的新廣告禁令,雖然對ICO仍然維持禁令,但允許新創企業利用廣告促銷他們的加密貨幣產品,但在此之前必須遞交申請並通過資質審覈。

谷歌則是在2018年3月份宣佈,將從6月起禁止刊登加密貨幣和ICO相關廣告,包括二元期權、加密貨幣錢包、加密貨幣交易所等未受監管的或投機性的金融產品廣告。在谷歌之後,微軟旗下的Bing搜索也宣佈將不再顯示加密貨幣廣告。不過在2018年9月,谷歌在有限的前提審覈下,放開了這一限制。

而中國本土兩家巨頭企業,騰訊和百度,自然也對已經被監管方明令禁止的ICO做出了對應的舉措。騰訊表示堅決不爲境內首次代幣發行(ICO)及虛擬貨幣交易,提供相關支付渠道、廣告宣傳等服務,百度則停止了所有在其網絡上的有關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廣告。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泡沫破裂的原因之二:幣圈“內鬥”

比特幣社區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更新,更新之後分叉出現新的數字貨幣,但對於數字貨幣的完善升級是利好,但同時也會造成幣圈內部爭鬥,引發市場混亂。

2018年來看,幣圈的一件大事就是BCH硬分叉。11月15日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出現硬分叉,令主要加密貨幣市值下跌數十億美元,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硬分叉指修改比特幣區塊數據結構(即“共識機制”內容)後,新數據節點不被舊數據節點所驗證接受,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節點各自“挖礦”的情形。

出現硬分叉是因爲兩個軟件開發派別未能就升級原始比特幣的這個分支達成一致,導致計算能力軍備競賽。在這場算力大戰中暴露出的中心化問題,嚴重打擊了市場的信心和投資者興趣。

硬分叉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是,一方面,硬分叉後礦工各自挖掘所扶持幣種,社區的分裂將影響區塊鏈去中心化特徵和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投資者擔心比特幣分叉後現有幣值將會攤薄,於是拋售BCH,BCH價格下跌也拖累比特幣的行情。

除了幣圈的“內鬥”以外,“黑客入侵賬戶”等事故所引發的交易安全問題,也屢次重創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市場。

“美夢”破碎後 區塊鏈或將歸於理性

對於數字貨幣的未來走勢,市場看好看空各成一派,並未形成共識。

樂觀派認爲:

儘管加密貨幣經歷慘痛的一年,但這並沒有阻止高盛集團前電子交易全球主管Greg Tusar對這一領域感到興奮,儘管數字資產領域仍在不斷下跌。Tusar稱,加密貨幣投資者目前面臨許多困難,包括對託管的擔憂、與大型交易所打交道的困難、執行大額訂單的困難等等。

雖然當前的環境無疑具有挑戰性,但Tusar認爲,對數字資產的長期需求很大,有助於客戶理解加密和區塊鏈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另據Tusar表示,隨着加密貨幣下跌,波動性下降,尋找將交易成本降低的方法將變得格外重要。而就長期而言,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仍處於萌芽期,隨着技術的成熟,後續仍將孕育巨大的機會。

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前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前CEO Mohamed El-Erian在Consensus Invest大會上表示,加密貨幣將能夠從今年的拋售潮中存活下來,並在近期更多機構投資者入場後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總體而言,El-Erian對這類資產的前景仍舊持有樂觀態度。在他看來,市場正在看到投資趨勢的一種轉換——散戶越來越理智,機構投資者興趣則越來越大,正開始站穩腳跟。“長期來看,這是一種很好的趨勢”。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悲觀派則認爲:

曾經對互聯網泡沫發出精準預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J. Shiller指出,比特幣可能不會歸零,但它“基本上”就是一個泡沫。他說,去年的比特幣飆升“不是理性的反應”。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Paul Donovan對加密貨幣的不信任進一步加深。“這些東西永遠不會成爲貨幣。在未來的任何時候,它們都不會成爲貨幣。他們有致命的缺陷。

不得不承認,這幾年受到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推動,市場對區塊鏈相關的投資項目投注了瘋狂而盲目的熱情,通過區塊鏈實現財富自由的故事也在大範圍傳播,甚至出現了類似凌晨3點無眠羣的段子。

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這個市場更多的參與者是那些寄望於炒幣暴富的投機者。但是,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的結合始於數字貨幣,但不僅僅只有虛擬貨幣。作爲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鏈可以被結合並運用於更多的領域,從推廣到應用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業內人士稱,此次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泡沫被刺破,幣圈熱度減退,也將引導區塊鏈的發展迴歸理性。這一點,從年內的一些新聞中也可以看到區塊鏈可期待的未來。

區塊鏈產業聯盟在海南自貿港落地,比特大陸正式啓動IPO

2013年成立的比特大陸(Bitmain)於2018年9月27日晚於香港聯交所網站披露招股書,正式啓動赴港IPO計劃。根據招股說明書,比特大陸2017年全年及2018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均高達9.5億美元。比特大陸此前的Pre-IPO估值大約爲120億-150億美元。此次上市預計估值400億-500億美元,市盈率超過20倍。其主營業務包括礦機銷售、礦池運營、礦場服務、自營挖礦。其中,礦機銷售是營收核心,2018年上半年營收佔比高達94.3%;自營挖礦是第二大業務,但在不斷萎縮,營收佔比從2015年的20.3%逐步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3%;礦池運營和礦場服務佔比微薄。

2018年9月28日,火幣中國則在海南生態軟件園舉行主題爲“鏈接產業,賦能實體”的戰略發佈會。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國章成、海南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與監督處副處長覃業敏、海南省工信廳信息產業處處長曹世平、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等30多位嘉賓出席會議。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在會上宣佈,火幣中國總部正式進駐海南生態軟件園。

比特幣暴跌80%的原因終於被曝光,2019年區塊鏈發展或重歸理性

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國章成說,“鏈接產業賦能實體”是中央一貫要求,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產業發展必由之路。總書記在5月份全國兩院院士大會上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區塊鏈技術和運用。海南自由貿易實驗區很快要全面實施,自由貿易港的制度也要按照計劃推行和建立起來,其重要價值就是進行開創性試驗,希望火幣公司能夠按照國家的政策要求,控制風險,聚焦產業和實體,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培養科技人才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