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作为华夏文明第一个王朝,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地位,那在夏朝又出现过怎样的历史和民间著名事件呢?在了解这些事件前,大家必须对夏朝情况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父死子袭制朝代。夏朝是个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就是说夏朝就是当时的联盟盟主。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夏朝的君主: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其中发生在各代君主身上的著名事件如下:

1.大禹治水: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 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他们纠正了过去以塞为主的错误作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涂山之会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自居,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取得了“夏后”的地位。经过激烈的战斗,三苗战败了。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不断加强了夏禹的王权。 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

2.夏启: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打败了夏启,夏启失败后,励精图治,礼贤有才之人,爱民如子,最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从此大夏政权稳定,天下正式进入奴隶社会,家天下也正式被承认。

3.太康:太康是启的儿子,启的晚年,渐渐昏庸,生活日益腐化。整天就知道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受其父亲影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特别爱好打猎,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这次太康又如往常一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这时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并在城门口派重兵把守,不让太康会城,太康无奈只有离开都城,这时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来追念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倾诉目下的凄凉悲哀之情。这首歌就是《尚书》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词的大意是: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大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4.少康中兴:后羿夺得政权后,也是个吃喝玩乐的主,还轻信馋臣寒浞,被寒浞勾引了其妻,合谋害死了。寒浞掌握了政权后,立马派人杀死了相,相的妻子正好怀有身孕,逃了出去并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少康从小聪慧,以复国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少康长大后,做了有仍氏的牧正(牧官之长),不久,在浇的追杀下,逃奔有虞氏作了庖正(掌管饮食之官)。有虞君虞思将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从此获得了"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根据地。有了方十里之地和五百人之众,少康开始谋划复国。他首先和逃亡有鬲氏的夏臣伯靡建立联系,收抚斟灌氏、斟寻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族人,组建发展武装办量。传说女艾是少康之臣,被派打入浇处为间谍,季抒则是少康之子,诱杀豷等,都反映了处心积虑、以弱胜强的谋略。浇是传说"多力,能陆荡舟"的勇猛之士。寒浞代夏,所拥有的土地、人民远多于后相,所以少康复国的军事斗争,更多使用了诡诈手段,经历很多曲折,不是轻易得胜的。《楚辞·天问》有:"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其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这首诗透露出少康曾用行刺或袭击的方法除掉了浇,很可能就是女艾夜间行刺,错杀为浇缝裳上了坚甲,自以为万无一失,却还是被少康寻找到机会,利用田猎放犬逐兽,袭杀浇而断其首。进而攻灭豷、寒浞。寒浞自杀未遂,被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至死。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少康重建了夏后氏的统治,建都纶邑。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为少康中兴。民间传说少康即杜康,少年的少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就这酒的一项发明大家都应该知道少康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了吧。

5.孔甲乱政:这位夏王孔甲等叔叔死、等堂兄弟死,好不容易等上王位,继位时应该年事已高 ,可年轻时好鬼神、好淫乱的习惯可一点没变。《国语周语下》有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讲的就是孔甲灭亡夏朝的故事。后来,人们把“孔甲乱夏”又称为“孔甲乱政”,意思就是说,孔甲身为夏朝统治者,在位期间无所事事,以沉醉歌舞为乐、以爱好淫乱为乐。在不作为情景之下,夏朝逐渐出现衰亡。孔甲是不降的儿子。不降是夏朝第五代君主,不降想把王位传给孔甲,但是孔甲生性好玩乐,日子得过且过,心思全都在玩乐上。不降担心孔甲治理不好国家,便将王位禅让给了扃,扃去世后,王位由儿子廑继承。扃和廑两位君主资质平平,在政事上没有多大的作为,俩人在位期间,多有旱灾爆发,百姓颗粒无收。随后,大臣们认为如果孔甲成了国君,或许就会顺应了天意。廑去世后,孔甲即位。孔甲成为君主之后,举行了祈雨仪式。几天后,全国降下了大雨,百姓们十分爱戴孔甲。从此孔甲对鬼神更深信不疑。一次偶然机会,孔甲发现了两条鳄鱼,他将鳄鱼认作“龙”,并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来喂养这两条龙。后来,两条鳄鱼死后,孔甲更加暴戾,整日沉迷于求神拜佛和美色之中,根本没有心思管理朝政。大臣们给他谏言,孔甲依然我行我素,有时暴躁如雷,让大臣们恐慌不已。在孔甲的荼毒之下,夏朝很快就走向了末路。

6.夏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亡国的君主。夏桀文采武略都是非常厉害的,可是他没有把能力用到正途,而是宠幸妖妃妺喜,做出非常多的荒唐之事,最后商汤在约公元前1600年发动了著名的鸣条之战,一战下来夏朝败亡,从而商汤灭亡了夏朝的天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