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1月22日,證監會公告,浙浙商基金的股權變更事宜得到覈准。浙江浙大網新集團、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將持有的浙商基金全部股權合計50%,轉讓給民生人壽保險。

轉讓完成之後,浙商基金的股權結構爲,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養生堂持股25%、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原股東浙江浙大網新集團、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局。

image

早在2015年4月,保監會就曾公告,同意民生人壽運用2.04億元自有資金,以收購股權方式投資浙商基金50%股權,並對其實施控制。如今這筆股權變更最終塵埃落定。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民生人壽37.32%的股份並實際控制民生人壽,此次浙商基金的這次股權變更,亦意味着"萬向系"的金融佈局再下一城。

一波三折的股權變更路

2010年浙商基金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正式成立,成爲國內第62家基金公司,也是首家總部設在浙江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據悉,浙商基金從籌備到成立歷經三年。從股權結構上,浙商基金註冊資本爲1億元,由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養生堂有限公司、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浙大網新集團有限公司各斥資25%共同發起設立。除了浙商證券爲全國性券商外,其餘三家均爲浙江省內知名企業或旗下子企業。

天眼查顯示,2012年7月27日,浙商基金的上述4大股東,進行了同比例增資,增資後,四個股東持股比例不變,但註冊資本從1億元增至3億元。

在成立4年之後,浙商基金進行了第一次股權變更。2014年8月,浙商證券及養生堂與通聯資本正式簽訂股權交易合同,前兩家公司將其所持浙商基金合計50%的股權轉讓給後者。據悉,這次股權轉讓交易在經過389輪次,長達4小時持續競價後,最終以4.14億元成交,而該項目的起始價爲1.77億元,這也意味着通聯資本此次競拍下的50%的股權溢價133.9%。

通聯資本是萬向集團旗下的企業,彼時萬向控股的重要人物管大源持有通聯資本95%的股權,剩餘5%股權則有魯偉鼎持有。據悉,當時萬向集團已經擁有銀行、信託、保險、期貨、租賃甚至第三方支付等多種金融牌照,一旦擁有浙商基金的控股權,金融全牌照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將完成。

天眼查顯示,2015年4月,浙商基金的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從高瑋變更爲肖風。該次變更時是在當年的3月得到證監會覈准的,而彼時肖風還擔任着萬向副董事長、萬向信託董事長等職務。據悉,肖風是博時基金最初的籌建人之一,2011年從博時基金離職加入萬向控股集團。

如來看來,浙商基金成爲萬向集團的"囊中物"似乎只是時間問題,然而記者查詢發現上述股權轉讓歷時5年也未落地。從今天公告的批覆來看,股權轉讓已經是另一筆了。

民生人壽5年前就已入局

記者從民生保險的官網查詢發現,此次受讓方民生人壽的實控人就是萬向控股現任掌門魯偉鼎。其持有萬向控股71.67%的股權,再通過萬向控股持有民生人壽37.32%的股權,從而實際控股民生人壽。

image

資料顯示,民生人壽2003年6月18日正式開業,註冊資本金60億元。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成立雙總部,2018年底,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超115億元,總資產近1100億元。

在2010年以前,民生人壽被業內所熟知的是,股東之間的控股權爭奪和頻繁的股權轉讓。2010年6月,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擔任民生人壽董事長獲得保監會的批覆,長期困擾民生人壽的股權之爭也告一段落,民生人壽也由此成爲萬向系保險板塊的重要棋子。

那麼,萬向控股爲何要來一出"左手轉右手"的戲碼?記者再從天眼查發現,目前通聯資本的股東結構爲陳棟持有96%股權,祁堃持有4%的股權,而原來的股東管大源和魯偉鼎早就在2014年10月退出。發生變更的不僅僅只有股權,2014年9月至10月,通聯資本的法定代表人、高級人員備案、董事長、監事信息和成員等多項信息都先後發生了轉變。

不僅如此,2015年萬向控股更是宣稱通聯資本已經與自己沒有關係。2018年8月有媒體報道中寫道:"萬向集團強調,通聯資本和萬向集團公司、萬向控股現無出資、股權、代持等基本的任何法律關係"。

這樣的"突然"的變化,似乎就能解釋爲何2015年4月,民生人壽會運用2.04億元自有資金,以收購股權方式投資浙商基金50%股權了。

不過,記者從天眼查發現,目前通聯資本的4%股權的持有者祁堃與萬向控股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天眼查顯示,祁堃在擔任通聯資本的股東同時,還擔任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和順發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這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管大源。此外,祁堃還擔任深圳市順天電動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高管,該公司的董事之一就是管大源。

此外,通聯資本全資控股的遼寧合利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然是管大源。那麼通聯資本與萬向繫到底有沒有關係?記者暫未能聯繫上萬向資本的相關人士。

掙扎在盈虧平衡線的浙商基金

儘管萬向控股在股權變更上一直沒能落實,但是肖風卻曾爲浙商基金的發展帶來過切實的轉變。

在肖風任職之前,浙商基金一直在爲盈利線下"苦苦掙扎"。Wind數據顯示,2010-2014年期間,浙商基金每年的淨利潤均虧損超2000萬元。2015年後,虧損程度開始收窄,2016年和2017年,浙商基金扭虧爲盈,分別實現681.25萬元和978.35萬元的盈利。

從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來看,自2015年以來,浙商基金的資產規模的確有所擴大。2015年第三季度,其資產規模只有25.05億元,到了2018年上半年,已經增長到284.39億元,在基金公司中的排名也由第85位上升至第62位。

浙商基金的基金轉變有賴於貨幣基金的發展。浙商基金旗下有兩隻基金浙商日添利和浙商日添金,這兩隻基金分別成立於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這兩隻基金佔浙商基金的總規模比重曾一度接近60%。

但是,由於浙商基金的規模增長大多依賴委外產品,由機構投資者注入,而機構投資者能否提供持續支持並不能保證。

Choice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年底,這兩隻基金的規模爲101.96億元,不僅在規模上大幅下降,在浙商基金總規模的佔比上也有所下滑。數據顯示,浙商基金2019年總規模爲265.67億,上述佔比爲38.38%。

隨着浙商基金貨幣基金規模的式微,浙商基金上升的勢頭也就此暫停。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19年年底,浙商基金非貨幣資產管理規模爲163.71億元,較2018年末的115.68億元增長了41.52% ,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4位,排名較2018年下降了3位。

而從股東投資回報角度來看,浙商基金又開始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浙商證券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浙商基金總資產2.81億元,淨資產1.12億元;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315.22萬元,淨利潤爲-2134.75萬元。

虧損的情況持續到了2019年,浙商證券2019年半年報則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浙商基金總資產2.71億元,淨資產1.04億元;2019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489.97萬元,淨利潤虧損931.85萬元。

海通證券數據則顯示,2019年浙商基金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爲47.44%,在126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17位。而從五年期業績(2015年-2019年)來看,浙商基金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爲66.51%,在可比7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3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