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實際體驗而言,目前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AI課程產品還在逐漸提升質量的過程,但不可否認,未來AI對於教育行業的發展將會有着重大的助力與變革。因此,可以打磨、完善課程體系的C端市場成爲少兒編程教育賽道玩家們在發展初期的主要發力點,未來也依然會是主要市場。

每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要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在這期間行業以及業內機構的發展重點也不盡相同。

從2014年開始至今,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經歷了初創、發展、快速增長,直至2019年。六年的發展時間裏,少兒編程教育行業從沒有像2019年這般,裁員、停課、編程部門被解散,甚至用戶需求真僞被質疑。

但是,與上述負面相對的是,少兒編程教育行業在2019年正在經歷的寒冬對頭部企業的影響並不大,主要表現是少兒編程賽道頭部企業的2019年業績保持了持續增長,甚至超出公司管理層在2019年初的預期,資本市場的資金也在向頭部企業聚攏。其中,編程貓截至目前累計融資金額已達10億元,小碼王、西瓜創客在2019年也分別完成過億元融資。

現階段,少兒編程教育行業正在穿越週期,而在穿越現階段的困難後,意味着行業經歷了一個完整的週期。在經歷過這個完整的週期後,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的健康度將進步一提升,無論是在課程產品方面還是運營服務方面。這一年,對處於頭部的企業而言則迎來了發展契機。面對中小機構的洗牌,頭部企業營收規模在快速擴大。比如,處於行業第一梯隊的編程貓2019年全年在線教育交易額超過5億元,線下校區收入超過3億元,政府公立校收入接近2億元;童程童美截至2019年12月末,校區數量已超過210家,2019年9月童程童美單月營收達到了1.4億元,其線上業務的單月營收也已達到了千萬級。

因此,可以發現目前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發生的種種現象,是行業正向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對於行業頭部企業而言,是穩步前行,實現課程產品沉澱、迭代的過程,也是實現超越並領先其他同品類企業一個身位的契機。那麼,對於正在穿越週期存活下來的少兒編程教育機構而言,應該着重發展哪些方面的優勢?未來少兒編程教育賽道的發展趨勢又是如何?

現狀一

To C爲主,To B爲輔,線上線下頻做加法

隨着時代的發展,“智能”這個詞彙已經成爲科研、生活中的熱門詞彙,人工智能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程度已經被政府提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其中,作爲人工智能底層邏輯語言的“編程”也越加被重視。曾作爲中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分支的“少兒編程”也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獨立成爲一門學科。從2017年開始,一直在被與少兒英語培訓做比較,甚至被稱爲“下一個少兒語培”。

其中,在市場發展方面,少兒編程教育與少兒語培也頗爲相似,“To C爲主,To B爲輔。”少兒編程教育從2014年在國內興起至今,由於是一門新科目的原因,課程體系的設計、授課模式的選擇一直是各家少兒編程教育機構的重點工作。因此,可以打磨、完善課程體系的C端市場成爲少兒編程教育賽道玩家們在發展初期的主要發力點,未來也依然會是主要市場。

從2018年開始,發展初期就已入局的玩家在經過3-4年時間的發展後,課程體系已逐漸完善,少兒編程賽道以一二線城市爲主的To C戰場,開始逐漸硝煙瀰漫。因此,爲了培育市場的認知度以及提升機構的市場佔有率,ToB市場成爲了少兒編程賽道中玩家們保證現金流和業務持續增長的新選擇。

同時,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的玩家都開始在業務線上做加法,將線上、線下兩種不同的教學場景進行融合,希望做到“1+1大於2”的效果。其中,發展初期以在線下開設校區爲主的少兒編程機構,從2018年開始紛紛增設線上業務,無論是童程童美,抑或是小碼王、極客晨星都已經推出了線上的直播和錄播課程。而發展初期以線上直播爲主的編程貓、編玩邊學、妙小程、傲夢編程也都紛紛開設了線下賦能業務,通過在線下開設合作校區以及輸出課程產品、雙師課堂等形式,進行業務線的疊加。

多線業務創營收對於身處資本市場寒冬期的玩家們而言,無疑是可以快速增加現金流的一種便捷方式。其中,以編程貓爲例,2019年單季度最高收入近2億元,累計用戶數量達3147萬,充分體現了多業務線的產能。但是,多線作戰對於少兒編程教育機構的運營、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證合作伙伴的運營收益,避免“割韭菜”的事件的發生,成爲各家機構面對的重點問題之一。

現狀二

校內市場的滲透率決定着少兒編程教育市場的天花板

據艾瑞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少兒編程教育目前的市場規模在30-40億之間,行業滲透率在1.5%左右,未來隨着政策利好,行業規模將在5年內達到300億元。其中,根據睿藝調研發現,2019年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的5家代表性品牌,全年營收合計已超過20億元。在企業對外公佈的數據中可以發現,編程貓以2019年全年在線教育業務400%的增速、童程童美以2019年全年200%左右的增速位於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的前列。

少兒編程教育這個風口,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甚至可以說,這個市場的興起幾乎是相關國家政策一手推動的。無論是國務院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還是《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無論是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還是浙江、江蘇、天津、重慶、深圳、濰坊、青州、克拉瑪依、韶關等多個省市的教育部門下發的各項通知中,都明確有提到逐步在校內開展編程教育甚至是列入中小學必學課程。

因此,少兒編程教育在校內的滲透速度,決定了家長對少兒編程的認知,左右了少兒編程教育市場發展的快與慢。假若,我國大部分的省市如同重慶市教委一樣,將少兒編程教育納入必修課,同時又有相關部門統一制定評價標準和指標,那麼現階段對於少兒編程教育這門學科、這個市場的質疑或許會少很多。

在此背景下,基於國家政策的導向,少兒編程課程進校也的確成爲衆多少兒編程教育機構的主要發力點之一。無論是編程貓,還是小碼王、編玩邊學,亦或是其他的少兒編程教育機構,都在紛紛爲校內輸送少兒編程課程,少兒編程教育正在逐漸走入學生的學習場景中,也在逐漸被家長所知道和了解。其中,編程貓已達成合作的11500多所公立中小學校,是目前行業中各家機構合作最多的學校數量,未來3-4年內,編程貓計劃將編程課程輸送100000所中小學。另外,編玩邊學也正在依託其戰略投資方科大訊飛的學校資源,正在逐步發力,未來3-4年內計劃完成對12000多所學校輸送少兒編程課程。

其中,各家機構在進校的課程產品方面,多以基礎的Scratch編程爲主,繼而配套師資培訓、課程內容、實驗教具、硬件產品、教學平臺等一系列完整的少兒編程教育解決方案。不同的是,編程貓是爲校內輸送基於其自主研發的圖形化編程工具Kitten開發的課程內容以及配套師資培訓、教學平臺等一系列完整課程解決方案。

在教學內容方面,各家少兒編程教育機構會愈發強調與數學、物理等學科教育結合。未來,隨着各省份相繼出臺機器人、科學、編程教材,以及老師的教學能力逐步提高,機構輸送給校內市場的或許不再是全方面的解決方案,而是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平臺和教學工具的輸出。

現狀三

少兒編程教育的出口正在逐漸拓寬,師資培養體系不斷增長

在少兒編程教育賽道的發展中,課程體系、模式選擇都已確定後,教學效果的呈現成爲了賽道玩家們的另一考慮點。因此,現階段可以快速量化學習效果的等級考試成爲了對學生動手能力、邏輯思維、編程能力的培養和鍛鍊效果的主要方式。

從2019年開始,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大學,聯合騰訊、編程貓等機構開始統一制定評價標準和指標,陸續發佈和升級了《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標準以及《青少年軟件編程等級標準》。希望藉此,破解目前少兒編程教育行業標準體系缺失重大難點的同時,不斷拓寬出口。

另外,面對少兒編程行業從發展初期至今一直存在的“專業師資匱乏”問題,各家機構也在通過與高校進行合作、成立成立師訓項目、引入AI技術嘗試“雙師課堂”等多種模式進行改善。

其中,此前在職業教育和K12領域已被印證和廣泛應用的“雙師課堂”,或許會成爲現階段解決師資匱乏難點的最快速方案。與K12類課程相比,少兒編程教育雖不屬於應試類,但其課程內容並不單薄,學習這類課程,學生並不只是簡單的聽、記筆記以及背誦、做題即可,除了這些必要的流程,學習少兒編程課程內容,還很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機器人編程就是讓學生在實操過程中學到知識點,提高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

因此,“雙師課堂”既有專業師資進行知識講解,又有輔導老師在線下進行問題答疑和解決。目前,童程童美、貝爾編程以及編程貓線下合作校區的高階課程均在採用“雙師課堂”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預判一

下沉市場的新獲客逐漸增加

從2019年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教育部門發佈的政策來看,在校內普及和推動少兒編程教育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另外,在近期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收改革試點工作意見》中,雖然明確要求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但是將會主要選拔培養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等關鍵領域。其中,在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等方面,都需要編程技術的支撐,無疑是對於編程需求的明確。

因此,雖處經濟寒冬期,但在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依然“希望和挑戰並存”。2019年,“市場下沉”成爲了教育行業中最熱門的詞彙之一。隨着一二線城市教育市場的競爭加劇,顏色由藍逐漸轉紅,無論是線上教育機構,還是線下教育機構,流量和用戶的增長都是最大的難題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開始將視線轉向了下沉市場,少兒編程賽道也是如此。

隨着三四線城市的經濟發展,家庭的消費水平也有着明顯提升。其中,在教育支出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7月公佈的“2019年31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人均消費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增長最快。按照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的分析,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0.9%,主要是教育培訓增長較快,帶動教育支出增長17.4%。

聚焦到三四線城市,現階段已有多家少兒編程教育機構正在通過線上直播、錄播,線下開設合作校區、課程輸出等方式進行佈局。面對蓄勢待發的“下沉市場”,各家機構切入佈局的方式將取得怎樣的效果,還值得期待。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作爲兵家必爭之地的下沉市場還是藍海市場,能夠在下沉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少兒編程教育機構是有可能實現盈利目標的。

但不能否認的是,國內家長羣體對於教育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升級,追求更好的教學質量、更優惠的客單價。因此,在這場下沉市場爭奪戰中,教育機構需要提高性價比和服務質量,或許才能在這場爭奪戰中勝出。

預判二

AI技術或將成爲少兒編程教育市場發展的變量因素

從商業角度來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必然是少兒編程教育賽道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爲基於這四種教學場景,少兒編程機構可以建立了完整的流量漏斗,實現多線業務的相互導流。同時,隨着企業的穩步發展,逐步增強運營實力,足以支撐多線業務的協同作戰。

在這個過程中,少兒編程教育機構需要在教研、服務、運營三方面做好,減少過度營銷,從而建立自己的品牌效應,形成品牌壁壘。其中,教研毋庸置疑是教育機構最重要的底層基礎,所有的服務和運營都需要圍繞教研成果來完成。此外,在服務和運營方面,AI或許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變量因素。

這幾年,教育行業中的玩家一直都希望藉助於AI技術,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教學效率。無論是好未來,還是VIPKID,都在基於AI進行教學系統的開發,希望藉助AI技術,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實現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教學。

目前來看,AI技術也在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有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課前,還是課中、課後等環節,AI都可以輔助老師完成教學。其中,在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編程貓、西瓜創客都在基於AI進行開發,設計了基於師生交互的線上課程,通過AI實現“教”的過程,通過人實現“育”的過程。

同時,還會藉助AI對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和分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從實際體驗而言,目前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中AI課程產品還在逐漸提升質量的過程,但不可否認,未來AI對於教育行業的發展將會有着重大的助力與變革。

預判三

效能更加重要,迴歸商業本質—正向現金流爲王

從2017年開始,少兒編程就像是一輛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在政策的加持和資本推動下,逐漸加大油門,開始野蠻生長,導致進入了超速行駛的狀態。但很快,在2018年就遇到了經濟調整期,以及面對《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少兒編程教育賽道不得不重踩剎車,開始關注起ROI、GMV等數據,提升轉化率、完課率、續費率等指標,希望實現自我造血,保證在此期間“活下去”。

曾在2018年,就曾傳出經緯中國張穎提升被投企業做好踩剎車生存計劃,在此期間要準備三個月到一年的現金。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麗君多次公開表示,現階段保證現金流的可控增速,是教育機構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降低獲客成本,將相對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核心板塊,是教育機構避免“現金流崩掉”的衆多調整措施中的一種。

2020年,資本市場依然還會處於寒冬期,因此少兒編程教育機構對於轉化率、完課率、續費率、低成本獲客等指標將會更加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會將目標定爲實現“正向現金流”,甚至是實現“課耗盈利”。其中,可以確定的是,少兒編程教育賽道在政策的引導下,未來有着巨大市場發展空間。但最終這塊巨大的蛋糕如何切分,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