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000年前的埃及祭祀音色如何?英國科學家重現木乃伊聲音)

科學家使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和3D打印等技術重現了30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聲音。

1月24日,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和約克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發佈這項研究成果。主導研究的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電子工程系教授David Howard等人開展了一個名爲“來自過去的聲音”項目,希望人們以全新的方式與過去接觸。

“參與”這項研究的木乃伊名爲Nesyamun,也被稱作利茲木乃伊,自1823年起被收藏在英國利茲城市博物館。他生前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拉美西斯十一世統治時期,曾在埃及卡納克神廟擔任抄寫員和祭祀,他的職責包括在儀式上講話、誦經或唱歌。因爲遺體保存完好和自身考古價值,Nesyamun被選爲實驗對象。

Nesyamun接受CT檢查

研究人員David Howard和同事認爲,如果能夠確定人體聲道(vocal tract)的尺寸,便可使用3D打印聲道和人工喉複製已故者的人聲。要做到這一點,遺體的聲道軟組織需要相當完整。他們通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圖像證實,由於複雜的木乃伊化過程,Nesyamun喉部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完好,具備研究所需的條件。

隨後,研究人員測量了Nesyamun的聲道形狀,用3D打印技術重建他的聲道。結合常用於語音合成的人工喉,這項研究最終重現了Nesyamun的聲音:發音介於英語單詞“bed”和“bad”的元音之間。需要指出,這是根據Nesyamun現存聲道形狀輸出的單音,不能被用來合成其他語音。

研究人員認爲,這項研究可能影響歷史在當代人們眼中的呈現方式,“它可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們可以聽到古人的聲音”。

論文特別強調,該實驗對Nesyamun使用的科學技術是非破壞性的。

科學界對Nesyamun的研究已持續約兩個世紀。1824年,三名外科醫生和一名化學家首次對Nesyamun進行解剖檢查;1931年,Nesyamun在利茲大學醫學院接受放射學檢查;1990年,曼徹斯特大學對他進行內窺鏡、組織學、X射線和早期CT掃描檢查。這些研究表明,Nesyamun大約在50歲中旬去世,生前患有牙齦疾病,牙齒磨損嚴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