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春節期間,開啓的是10倍股分析,提到過了東方通信有望完成,節後應驗了,那麼2020年春節,我想給大家推出一個“高手與老股民看股市系列”,讓大家股市中高手眼中的股市和操作,那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尤其是我在當操盤手時,一些高手傳授給我的祕笈,這一部分也是很多股民特別想知道的,打開我們的視野,看看別人如何練成的祕笈,也瞭解這個市場的殘酷,感悟操作中成敗的思考,。很多人覺得技術打天下,但其實技術無法解釋的因素很多,政策、突發事件、市場日曆效應、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最關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與資金情緒,否則人工智能炒股就可以做得非常好。

2019年春節期間,開啓的是10倍股分析,提到過了東方通信有望完成,節後應驗了,那麼2020年春節,我想給大家推出一個“高手與老股民看股市系列”,讓大家股市中高手眼中的股市和操作,那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尤其是我在當操盤手時,一些高手傳授給我的祕笈,這一部分也是很多股民特別想知道的,打開我們的視野,看看別人如何練成的祕笈,也瞭解這個市場的殘酷,感悟操作中成敗的思考,

炒股的三大境界與股民生存思考

馬雲說“人終究要死的,企業也會死。”其實,很多人被市場淘汰也是必然,股市中誰也救不了誰,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救自己。近期也和一些國際交易員有過不少溝通,他們也給我了一點忠告:看着很多人被時代拋棄,或許殘忍,但卻是必須的進程。想不被淘汰,打開思維,迎接時代。

很多人覺得技術打天下,但其實技術無法解釋的因素很多,政策、突發事件、市場日曆效應、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最關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與資金情緒,否則人工智能炒股就可以做得非常好。我個人喜歡採取“自上而下”的綜合分析,不同環境,政策,資金模式下,哪怕是同一板塊,熱點,個股的操作模式都不同;尤其是很多投資者連品種間套利,立體化交易都不懂,以後很難生存的。金融品種豐富是大趨勢。沒有這些思維,邏輯的鋪墊,技術很蒼白,想想爲何很多百億元私募的大神被市場淘汰,他們技術不行?能力不夠?還不是盈利模式崩潰了嘛。(《從資金策略收益分析,到股民盈利模式思考》中對此也有分析)

有股民提問說,炒股的境界有多少?說實話,玉名只參透了三個層次,一層是忘記個股,建立贏利模式,符合模式的品種都可單一使用;更進一層是多品種間套利、對沖等立體化操作,完全靠思路賺錢;還有一層是造勢、借勢,能推動歷史進程發展的,這是我能看到最高層了,其他的還沒參透。

很多投資者炒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自己給自己加了很多限制;如炒股,就是隻有個股,就是隻有單一做多;這是非常錯誤的,有很多的品種,有指數,有個股,有期權,有功能型基金,有各種搭配實現收益。思路決定收益,這樣打開思路纔會讓操作變得遊刃有餘。如使用基金,是用我們平時用不了的功能性。比如說指數基金的定投,行情長時間弱勢週期時的債基配置,比如說行業前景好的時候,行業指數品種,比如說美股方面的QDII基金……類似,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選股因素,以及操作上的難題。

如今大資金更多地是一個靠思路賺錢的模型,如QFII的類定投模式,利用時間週期的平緩風險因素,所以其對標的物本身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外資只是選擇自己認可的標的博弈。當然如果定投選擇的不是個股,而是指數,這樣就簡單很多,還沒有地雷因素;不過考驗是一樣的,定投模式需要等待一個完整牛熊週期結束,屆時收益纔會大幅體現,但如果股民無法堅持,結果就會很難。

包括2019年春季攻勢行情中,除了東方通信等一批妖股,最先翻倍的就是各類指數品種,而且是成批出現的。更關鍵的是可以解決資金量大的問題,資金量大,畢竟不敢做次新股,問題股等短線股,但對於指數品種,因爲有期權可以小倉位保護大額資金,或者股指期貨套利,是可以重倉不發愁的。這就是爲何最先創出成交新高的是ETF品種也是源於此。當然這個可能又提高一層了,暫時無法理解,那麼沒事兒,隨着經驗積累,逐步實踐,就能有更多體會了。接下來,繼續順着這樣的思路,分析市場的趨勢意義,以及能力圈與盈利圈的詳細解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