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因为供求关系的矛盾、专业设置的问题、就业指导工作的欠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空前困难。读大学,除了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还要考虑自己将来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此,选择大学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从就业的稳定性和待遇来看,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这几个职业是大学生们值得选择的职业。

大学毕业生或者师范生如果考进教师编制,一般都是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前几年的教师招聘中,每年都有已经考取了编制,但是因为被分配到农村学校,最终放弃教师编制的大学生或师范生。这确实很可惜。

教师职业在很多人看来,假期多、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但是教学和管理学生的压力大、待遇不高。一直以来,很多优秀的大学生都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特别是不愿到农村学校当教师。

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现在的农村学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包括教师待遇都不比城里学校差了。比如,在职称评聘上,农村学校教师有很多倾斜政策:农村学校职称指标增加,职称评聘中论文、公开课、学历等条件会降低,农村教师单独评审,使得评审通过率大大提高。在收入上,农村教师也不比城里教师吃亏。农村教师有农村生活补贴,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例如在江苏某县,一所学校由于位于县政府所在的街道,被划为城区学校。而位于开发区的另一所学校却被划为农村学校。在这里,农村学校教师每年会享受到几千元的农村补贴。但是如果划为城区学校,教师们则一分钱的农村补贴都没有。同时,这几年由于教师职称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农村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高级教师职称指标,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增加。但是城区学校已经好多年没有高级教师职称指标了。农村学校不仅职称指标增加,教师评职称的条件也比城区教师要放宽,而且评审通过率也很高。

如今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一份稳定而且收入也有保障的职业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就成了他们的就业首选。2015年后,很多地方又实行了绩效增量工资,教师工资进一步提高。在一些发达省份,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公务员的差距已经很小。另外,教师退休后的待遇也要远好于企业退休人员,这也是很多人选择教师的一个方面的考虑。

另外对大学师范生而言,有些地区允许35岁前都可以考编制。这让师范毕业生成为公办教师的几率大大增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