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我們更願意看到虛擬的影視劇中能像武俠世界那樣快意恩仇,主角能做那些我們想了無數次卻沒辦法做的事,即使是以暴制暴。黑化的男主從某種程度來說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一些暴力黑暗的慾望,一些在現實世界面對那些不公正不道德時想要奮起反抗不惜以暴制暴的慾望。

《囚犯醫生》: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以暴制暴

今年整個娛樂圈最大的瓜莫過於“勝利事件”,且這個瓜已經衝出娛樂圈跨界到了政商警各界。放眼全球今年大概不會有比這波及範圍更廣,影響程度更深,更驚悚的事件了。作爲看客,這件事給我最直接的觀感是:這個國家已經壞到這個地步了麼?

事實上,好像確實已經壞到這個程度了。影視劇作爲一種載體一直從某些角度反映着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情況,所以,我們發現影視劇的主題這些年一直在跟着社會的節奏而變化。

《囚犯醫生》: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以暴制暴

小時候,韓劇的代表是悲情愛情劇或者長篇家常劇;大概在高中時轉型爲浪漫喜劇、霸道總裁;近幾年,隨着政府腐敗、me too運動、失業率上升、女性意識覺醒等各種社會現象或問題的出現,韓劇開始較多的出現警察檢察官律師等題材的揭露社會陰暗面的劇集。當中有非常多出色的作品,今天要說的《囚犯醫生》是目前爲止19年最亮眼的一部。

《囚犯醫生》: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以暴制暴

男主羅利濟本是一名技術高超心地善良的精英醫生,爲救病重的母親被迫簽下了一份虛假的醫療診斷書。因此被捲入一場權力鬥爭中淪爲犧牲品,最終被關進監獄,母親也在服刑期間過世。出獄後的男主經過三年的精心策劃向那些毀掉他人生的人發起了回擊。

這部劇之所以能夠在衆多韓劇中脫穎而出,一方面得益於整個劇組基本上全員演技在線,且劇情緊湊不拖沓;另一方面是因爲觀衆已經受夠了一味宣揚真善美的聖母劇。黑化的男主從某種程度來說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一些暴力黑暗的慾望,一些在現實世界面對那些不公正不道德時想要奮起反抗不惜以暴制暴的慾望。何況,男主那麼聰明強大、算無遺策,總能化險爲夷,太符合我們對完美主角的幻想和對自身強大無敵的渴望。

《囚犯醫生》: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以暴制暴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普通通庸庸碌碌的凡人,沒有什麼特權,也幾乎不會有太過波瀾起伏的人生際遇。偶爾會碰上些不公正不平等的小遭遇,也懶得去折騰爭取,只能自認倒黴,至多不過是罵罵娘抱怨一下體制或者世道。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幸運又平淡的度過一生。總會有人遇上一些把人逼到牆角、逼到不得不變身潑婦無賴,變成自己都討厭的樣子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往往是抗爭、投訴、求告都沒有用的,你只能變成跟他們一樣無賴醜惡甚至可怕。比如這兩天的奔馳女車主事件,比如江歌事件,比如杭州保姆縱火事件。

《囚犯醫生》: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以暴制暴

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新聞,除了深深的無力之外,還有無處發泄的怒火。所以微博相關事件下面的留言越來越充滿戾氣;所以我們開始喜歡懲惡揚善結局,討厭《都挺好》那樣爲了和諧而強行洗白的大團圓;所以我們寧願主角黑化、犯罪、殺人也不想看他們化身聖母,用愛包容原諒一切。因爲現實中我們除了生氣、除了在網絡上投票、除了做一回鍵盤俠,什麼都做不了。所以,我們更願意看到虛擬的影視劇中能像武俠世界那樣快意恩仇,主角能做那些我們想了無數次卻沒辦法做的事,即使是以暴制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