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18年度《中國好書》盛典將於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在中央電視臺一套與大家見面,這也是中國數字閱讀領軍企業掌閱連續五年攜手中央電視臺,爲好書搭臺,並在晚會播出期間爲全國讀者發放閱讀大禮包。

2018年度中國好書即將登場,掌閱爲好書尋找讀者

用讀書來學習知識、碰撞思想、尋覓高尚、求索真誠,最終達到飽讀詩書氣自華的高雅境界是人們對閱讀的追求。值2019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備受矚目的2018年度《中國好書》盛典將再度啓幕。回想起2017年度《中國好書》節目裏的羣星薈萃、種類繁多的優秀作品、以及嘉賓們分享的閱讀文化,更讓人對今年節目充滿期待。

那麼2018年度《中國好書》盛典將有哪些重量級人物會蒞臨現場,又有哪些好書能夠在無涯的書海中脫穎而出,又或是現場有哪些讓人怦然心動的閱讀鉅惠?掌閱將再度攜手中央電視臺,以2018年度中國好書向讀者致敬。

2018年度中國好書即將登場,掌閱爲好書尋找讀者

2018年度中國好書晚會現場

2018年度中國好書即將登場,掌閱爲好書尋找讀者

主持人李潘採訪"糖丸爺爺"顧方舟先生家人

2018年度中國好書即將登場,掌閱爲好書尋找讀者

主持人白巖松與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嚴宏昌回顧改革開放40年

爲好書尋找讀者,爲讀者提供好書

五年來,掌閱連續獨家冠名《中國好書》,助力閱讀盛宴,在讀者的心目中打下堅實的烙印。這源自於掌閱長久以來對閱讀文化的不懈追求和引領,2017年4月,掌閱發起的"423掌閱讀書節",聯合了幾十家互聯網公司、600家內容提供方共同參與,吸引了上億用戶,並在當月,連續第三年贊助《中國好書》盛典。2018年4月23日,掌閱連續第四次冠名《中國好書》盛典,在與讀者的互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截止當晚22點,累計參與人數超1469萬,電子書下載超106萬冊,有力的推動了《中國好書》的傳播。

成果的獲得,並非一蹴而就,這來源於掌閱長期以來所打造的品牌價值以及社會責任。成立自2008年的數字閱讀品牌掌閱,以"讓閱讀無處不在"的初心,渴求打造全球最專業的閱讀平臺,爲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圖書內容和智能化的閱讀體驗是它的不懈追求。我們從掌閱對閱讀大數據的結論解讀可見一斑,如今年1月份掌閱發佈的《2018掌閱數字閱讀報告》,通過對超1.1億月活躍用戶閱讀情況的分析,提出了"00後用戶正式超過80後成爲第二大閱讀羣體"的觀點,並根據此數字閱讀領域新趨勢,爲不同年齡層用戶提供了更好的閱讀體驗,彰顯品牌價值。

除卻品牌價值,掌閱還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致力於改善農村和貧困地區兒童的閱讀環境,助力"文化扶貧"。2018年,掌閱策劃了"全民閱讀 ∙文化築夢"社會公益項目,計劃建成 100間貧困地區學校閱覽室,益智扶志。

據瞭解,2018年度《中國好書》盛典播出期間,掌閱也給讀者提供了巨大福利,不僅準備了掌閱1億紅包書券和iReader 電子書閱讀器,更有海量好書等你看。此外,掌閱今年特別聯合了中國電信、晨光文具等多家互聯網平臺發起爲讀者送福利的活動。當晚還將有哪些驚喜?讓我們與掌閱相約4月23日晚CCTV-1頻道,一起拭目以待!

附:2018中國好書入圍書單

1.主題出版

《大數據看改革開放新時代》 國家信息中心 著

《東方啓動點:浙江改革開放史:1978-2018》 胡宏偉 著

《國家相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家國記憶:典藏版》 新華社《國家相冊》欄目組 編

《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紀念版》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

《馬克思與我們》 孫正聿 著

《中國改革大趨勢》 中國改革大趨勢

《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 曾平標著

《種子·鍾揚》 陳芳,陳聰 著

2.人文社科

《北京城:中國曆代都城的最後結晶》 朱祖希 著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吳鉤 著

《工匠精神: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 付守永 著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林梅村 著

《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 王寧 著;國家圖書館 整理

《貨幣裏的中國史:歷代貨幣的源流和圖釋》 任雙偉 著

《青藏光芒》 馬麗華 著

《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 劉鳳雲,江曉成,張一馳 著

《數文明:大數據如何重塑人類文明、商業形態和個人世界》 塗子沛 著

《文化經濟學》 厲以寧 著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 周秉德 著

《吾國與吾名:中國曆代國號與古今名稱研究》胡阿祥 著

《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 顧方舟 口述;範瑞婷 訪問整理

《戰上海》 劉統 著

《中國民營經濟四十年:從零到"五六七八九"》 莊聰生 著

《舟楫往來通南北——中國大運河》 鄒逸麟著

3.文學藝術

《北上》 徐則臣 著

《邊將》 韓石山 著

《大國重器:中國火箭軍的前世今生》 徐劍 著

《高腔》 馬平 著

《故宮的古物之美》 祝勇 著

《黃岡祕卷》 劉醒龍 著

《會飲記》 李敬澤 著

《密碼破譯師》 餘之言 著

《浦東史詩》 何建明 著

《牽風記》 徐懷中 著

《穹廬》 肖亦農 著

《散落星河的記憶4:璀璨》 桐華著

《唐詩簡史》 酈波 著

《天黑得很慢》 周大新 著

《應物兄:全2冊》 李洱 著

《主角》 陳彥 著

《瓷行天下》 胡辛 著

《從雅好祕玩到流動的博物館》 張冰,範麗娜 著

《說戲》 柯軍,王曉映 著

4.科普生活

《飛舟日記:"太空180"試驗》 仝飛舟 著

《紅脣美猴傳奇》 趙序茅 著

《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 林鳳生 著

《斯瓦爾巴密碼:段煦北極博物筆記》 段煦 著

《曉肚知腸:腸菌的小心思》 段雲峯 著

《走進中國科學院博物館:臺紙上的植物世界》 張憲春 主編

5.少兒

《大水》 趙菱 著

《飛越喜馬拉雅》 劉虎 著

《耗子大爺起晚了》 葉廣芩 著

《金雨滴》 張之路 著

《十四歲的旅行》 圭多·斯加爾多利 著

《速讀新時代》 陳晉 著

《我們的漢字:任溶溶寫給孩子的漢字書》 任溶溶 著

《小翅膀》 周曉楓 著

《顏料坊的孩子》 荊凡 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