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衛視、得到 App、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除夕檔語言類晚會節目《2020知識春晚》已於大年三十(1月24日)播出,作爲電視、視頻網站和知識服務類平臺頭部垂類強強聯手開創的春晚新品類,這場長達10小時的史上最長春晚直播,匯聚羅振宇、張泉靈、龐瑋和54個分享者,通過不同領域專業知識的分享,助力大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提升生活幸福度,爲每個家庭搭建一個"彼此傾聽、達成共識"的"溝通場"。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舞臺樸素,沒有歌舞小品,但這臺晚會的年味、現實性以及共鳴度卻絲毫不遜色。晚會聚焦的是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所關注的是老百姓最爲關心的飯桌話題,在54位演講嘉賓分享中,拼接出中國知識版圖,密集輸出極具實用價值的方法論,展現普通人的不凡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

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在紛繁的行業分工中,各行各業都有着優秀的思考者和表達者,他們既是樸素的勞動者,也是中國精神的代言人。《2020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從受衆變成主角,關注他們的需求,也展現他們的思考、行動,突出"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智慧,圓了普通人的春晚夢。

他們來自一線崗位,是電力工程師、小學老師、心理學工作者、快遞員……在這些一線工作的"奮鬥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閃光點。

當古生物學者邢立達說"可以把自己玩成專家",電力工程師徐亞樂表示"工作也能變成玩",我們才知道曾經困擾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似乎有了新的答案,"玩物"不一定"喪志",關鍵在於自己是不是真正專注,而真正的會玩,往往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攝影師王太平將鏡頭聚焦在父母身上,怎麼用手機給父母拍藝術照? 從選好服飾到光影使用,這個過程,像極了平日裏子女和父母的溫情互動。春節期間,用手機爲父母拍張個人藝術照,替換一下他們原本的微信頭像,小小的舉動實際上包含了兩代人彼此的關懷與情感交流。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無論他們來自哪個行業,我們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當他們從自身出發,講述着這個時代的奮進故事時,我們也得以在"辭舊迎新"之際有所沉澱、有所收穫,對新的一年有更清晰的認知、更有奔頭。而知識春晚正是這些多元面孔展現的舞臺,爲全國觀衆勾勒出一個民族該有的奮鬥羣像和精神圖譜。

有用又有趣的"接地氣"知識輸出

在這個全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時代,彼此深度溝通、共話通往美好生活之路,是常態,也是團圓的必要內容。知識春晚傾聽到大衆的真實聲音和需求,把知識落到實處,讓不同行業、不同生活方式的觀衆都能看有所思,談有所得,學有所獲。

一來,晚會在議題的設置上具體而微,切入點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場景,也是朋友相聚時最容易自我調侃、相互吐槽的地方,以營造放鬆的氛圍,讓觀衆樂於去聽、樂於去看。

二來,分享嘉賓全是"良師益友",沒有明星光環加身,卻都願意分享,而且有過相關話題的切身體會,有感悟有心得,演講有趣有料有用,鮮活直觀的表達中有深意。

三來,把握生活的真實感、生動感,呈現多元態度,不迴避對抗,反而在趣味碰撞中放大觀點中的有益成分,實現了一種既有個人針對感,也有羣體分享性的場域效果。

知識春晚的話題內容接地氣且無所不包,小到"怎樣給父母拍出海報級藝術照?"大到 "怎樣挖一條通向未來的隧道?" 從細枝末節的生活小技巧到關乎職場發展與人生成長的路徑規劃,這場知識盛宴所構築的,正是大衆所需要的美好生活的通路。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另外,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這場晚會更顯媒體責任與擔當,以實用知識乾貨輸出,教會大家怎樣用知識守護健康。比如,羅振宇從細微處入手進行指導,現場親自示範如何正確戴口罩,把防治知識送到每個老百姓面前,獲贊"實用又貼心",傳遞出可行動、可感知的正能量。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2020知識春晚》羅振宇示範如何正確戴口罩)

簡樸節省又展示尋常百姓家園的舞臺

從午後斜陽到華燈初上,再到萬家燈火、煙花絢爛,跨度10小時的知識春晚模擬自然光,從下午兩點半到零點三十,陪觀衆一起在時光流轉中辭舊迎新。舞臺上的騎樓實景,也喚醒了中國沿海人民對於城市生活的一種共同記憶。

以小見大,貼近生活,整個舞臺簡約質樸,充滿地域特色與文化韻味的同時,把握時代脈搏。舞美取名"示範區幸福裏",即立足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有知識做陪伴幸福過大年的寓意。同時,"騎樓"本身就有社區氛圍,各領域的知識達人在此匯聚,也分外融洽、自然,流淌着街坊鄰里之間的信任與溫情。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在傳統"騎樓"的視覺基調上,晚會搭配了符合當下時代特色的年輕化門牌、招牌符號,展現出穿越百年的國潮風,向大衆遞出一張深圳文化發展、生活氣息濃厚的名片。不少網友表示這臺知識春晚很不一樣,形式節儉樸素,卻深入人心。

科技創新賦能爲公益發聲

晚會緊跟新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在科技創新和知識分享的融合上進行突破和升級。《2020知識春晚》首度引入AI實時語音識別技術,實時把現場嘉賓的演講內容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讓人聽到演講,更看到演講。

在實時的觀衆互動區,大衆對"訊飛聽見"的速度、準確率、即時性、可見性讚不絕口。這波"自來水",便是對電視直播中首次引入"訊飛聽見"這種 A.I.技術,最大的稱讚。這也是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先行先試精神最大的肯定。

這種創新之舉不僅讓普通觀衆看到嶄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也給那些聽不見聲音的人們帶去福音,讓他們能夠"看見"世界。知識分享牽手人工智能帶來的創新,總有意想不到、卻感動人心的力量,也彰顯出媒體平臺的使命擔當和人文關懷。業內大咖潘石屹點贊稱: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未來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我們今天就應該重點學習和培養它。

融媒體創新傳播助力知識破圈

一臺晚會能夠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除了高品質的內容之外,還離不開創新傳播方式。《2020知識春晚》大年三十播出之後,長達10小時直播的晚會相關閱讀量近2億,其中 #知識春晚脫南指北#話題量破1億,討論量過萬;#知識春晚脫南指北#登上微博話題總榜TOP3,登上熱搜實時上升趨勢;#深圳知識春晚#穩居微博本地榜單TOP1,連續在榜時間10小時,同時登陸百度熱榜TOP10,晚會更是登上愛奇藝綜藝飆升榜TOP2。

在全媒體時代大趨勢下,《2020知識春晚》十分重視融媒體方面的互動,在9個話題單元,觀衆實時線上投票站隊,共同參與,形成一種全社會的情感聯動、知識共享。網友點贊稱:感覺知識春晚好像一本"生活指南",對我這種無趣的人來說,真的是漲姿勢了!更有網友表示:正如知識春晚所說的那樣,積極應對突發病情,正確科學做好措施,我們的舒心生活才能重新擁抱我們。

知識春晚打通"臺、網、端、微、屏"各種資源,覆蓋微博、抖音等核心社交新媒體平臺,網易、百度等重點信息傳播平臺,熱門戶外硬廣及集團內資源,形成超級傳播矩陣,實現全媒體傳播,真正做到在知識分享中創新傳播,在創新傳播中彰顯文化自信。晚會獲共青團中央點贊:這臺別具一格的"知識春晚",邀請各行各業的能人爲你的美好生活支招想轍,他們有醫生、藥師、快遞員、學者、粵港澳大橋的橋樑設計師,學物理的居委會主任……有趣有料又有用!

奮進新時代,這場知識春晚連接起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呈現出奮進中的中國人羣像,再現整個民族相守相望、溫情滿滿的畫面。從平凡中汲取不凡智慧,我們將彼此注視,向着美好生活砥礪前行!

有用又有趣,首屆知識春晚讓普通人圓了春晚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