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如“解放大道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路解放大道口”“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這樣的站名,確實清晰地定位了車站的位置,但是,它繞口難記、容易混淆,客觀上增加了出行者的麻煩。和站名打交道最多的,是城市的居民,一個站名到底適用不適用,最好的檢驗標準,也應該是市民的感受。

和站名打交道最多的,是城市的居民,一個站名到底適用不適用,最好的檢驗標準,也應該是市民的感受。

精準到成了繞口令,公交站名你太書呆子氣了 | 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 李爾靜

武漢的公交站名,昨天上了熱搜。

“八一路東一路口”和“東一路八一路口”是兩個站,“解放公園路解放大道口”“解放大道解放公園路”也是兩個站,中山路大東門和武珞路大東門還是兩個站——難怪網絡上對公交站名的吐槽會發展成一場繞口令大比武。

要說的話,這也不是武漢獨有。

著名的“北京西站南廣場東”,早就馳名於繞口令界,杭州的“四號大街九號路口”和“九號路六號大街口”,成都的“東三環路三段南內側”和“東三環路五段北內側”,也頗有奮起直追的意味。

你們大城市的站名都喜歡玩繞口令,讓初來乍到者先暈一圈嗎?

有原因的,原因來自“國標”。2017年5月,國家交通運輸部頒佈了《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管理規定》,“路名加路名,路名加地名”,更符合國家標準。事實上,就像經度和緯度一樣,公交站名精確地嵌入路名和地名,信息更準確,不會有誤導。

嚴謹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準確嚴謹就一定要晦澀繞口嗎?

諸如“解放大道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路解放大道口”“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這樣的站名,確實清晰地定位了車站的位置,但是,它繞口難記、容易混淆,客觀上增加了出行者的麻煩。對老年人、外地人,更是增加了使用難度。

能夠讓人一言既明,一說即懂,才能稱得上是準確。如果市民都不能分清楚站與站之間的區別,站名起不到指路、定位的作用,名字定位再精準,也失去了 實用價值,嚴謹準確又從何說起呢?

既然公交站名是服務於生活的,那就多少需要有一些“生活氣”。“生活氣”並不是不準確,而是在準確之上,追求方便。這種經驗大家應該都有,平時生活中,提到一個地名,很少會有人用“某某大道某某大道口”這樣的說法來指路。

一些老街道、老街區,可能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叫法,這些叫法都是城市生活的積澱,也蘊含着城市的特色,把這些名字起到站名裏,更容易辨析不說,城市文化也可以包容其中。

和站名打交道最多的,是城市的居民,一個站名到底適用不適用,最好的檢驗標準,也應該是市民的感受。符合國家標準,應該只是及格線,讓市民感到實用,喊着方便,纔是對城市服務的真正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