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也蘋果,失也蘋果!蘋果市值縮水1000億,富士康計劃裁員34萬人!

富士康全力爲iPhone XR備戰

【一牛財經】訊:自今年9月,蘋果發佈了三款新品iPhone手機後,無論是業界還是蘋果內部,都認爲該公司將迎來銷售巔峯。

因此,爲了滿足蘋果的旺盛需求,蘋果生產新款iPhone的核心組裝工廠——富士康、和碩和偉創投入了比往年更大的準備。

其中,蘋果業務佔據整體營收50%的富士康,對被推遲到10月底上市的iPhone XR,給予了極大重視。

此前有報道稱,富士康將幾乎所有產線都押注在iPhone XR身上,富士康鄭州園區爲iPhone XR配備了27條產線,爲三款機型中最多。

富士康深圳觀瀾園區的12條產線,也隨時準備切換爲組裝iPhone XR。

需求疲弱,蘋果減產500萬部

庫克參觀富士康工廠

然而,事實卻狠狠的給了富士康一個耳光:他們精心爲蘋果準備的將近60條生產線,從來沒有全部投入運轉過。

而由於消費者需求疲軟,11月又蘋果不得不調整iPhone XR第四季度的訂單,在原計劃上減產約500萬部,相當於富士康滿負荷一週的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減單後規模化的成本效益將不復存在,爲了避免損失,富士康的常規操作可能就是漲價,而漲價又會導致其失去更多的優勢。

據彭博社11月21日晚間報道,富士康將在2019年大幅減少開支,最高可能達到近50%,約200億元。

其中,iPhone業務將縮減60億元開支,並可能有10%的非技術崗位被裁撤。

蘋果跌落神壇,富士康該如何?

11月22日,蘋果股價連續第八週下跌後,市值從1萬億美元的最高點蒸發了1000多億美元,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蘋果在股市上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

11月20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核心鴻海精密在臺灣股價下跌3.3%後,報71元臺幣,市值縮水至9870億元臺幣(摺合人民幣約爲2213億),爲2013年11月以來首次跌破萬億臺幣。

據悉,爲了“費用檢視”,近期包括富士康在內的母公司鴻海集團計劃裁員共計34萬人。

靠蘋果發家,又因蘋果而陷入尷尬。作爲全球最大手機代工廠,富士康時代已經開始退潮。

而如果按其創始人郭臺銘的想法,要從製造業轉型成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富士康可能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版權說明:本文爲一牛財經原創編撰,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