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业内人士介绍,中老年理财一定要“稳”字当道,切忌不要受“高息理财”的诱惑,由于竞争各银行间的理财收益已经相当透明,“占便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不仅如此,理财经理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中老年人群会将积攒的退休金、存款等尽可能地购买理财,造成手里的可流动存款极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大批中老年尤其是退休人士,有存款、有精力更有时间,能够抓住这部分群体的“钱袋子”,对于银行揽储业务的开展可谓锦上添花。据业内人士介绍,中老年理财一定要“稳”字当道,切忌不要受“高息理财”的诱惑,由于竞争各银行间的理财收益已经相当透明,“占便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理财过程中肯定会走一些弯路的,尤其是在现在金融理财行业日益阔增产品五花八门的情况下。通过高息、利用亲朋散播消息,然后大打感情牌,对老人嘘寒问暖、送礼物,组织免费活动,摸清老人家庭经济情况;邀请老人参加公司活动,播放宣传片,盗用知名电视台台标等,塑造公司实力假象。获得老人信任后,设法套牢资金。因此中老年人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多做了解,提高警惕防风险。

中老年理财当以稳健为主 投资求安稳

中老年群体在购买理财时大多关心的因素只有三点:收益率、购买周期以及赠品的丰厚程度,鲜有关心理财背后的详细条款。“这几年的理财环境比较好,所以很多人淡化了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之间的区别,在购买时只是一味追求高收益、长周期。其实,理财也是有风险的,因此看清条款很重要,详细来说就是理财的投资收益渠道,是债券还是股市。”洸河路上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部门负责人赵经理说,“进入2017年,由于央行上调利息的预期不断增大,银行理财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是根据目前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来看,年化收益能达到4.6%的就算极高的收益了。而见到市面上一些超过5%收益的产品,就一定要留心其风险程度。”

不仅如此,理财经理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中老年人群会将积攒的退休金、存款等尽可能地购买理财,造成手里的可流动存款极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做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健康、养老、人情世事、子女购房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样样都离不开钱。我就遇见过这样的事例,有些老人买理财上了瘾,一两万元都会想办法去买理财,甚至有些老人在孩子结婚前几个月时,手里却连几千元都没有。”赵经理说,因此,手里留下足够日常生活以及突发情况的可控资金,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十分必要。

懂得花钱,无论中老年人怎样投资理财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做子女的支持的同时也要多帮了解关怀,幸免没必要的损失。

不管如何理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理财还是要以稳健为主,不能盲目尾随理财的大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