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用机器人的另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师

据Science报道,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仅仅在30天之内,家用机器人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的社交反馈,大大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过去的研究显示,带有反馈功能的机器人的确能改变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不过,这些实验的周期较短,之后患者与真人的互动也不尽人意。本次的研究人员为12户患者家庭配置了电脑,每台都装有社交类游戏以及稍作改动的Jibo机器人,后者能追踪患者的游戏情况,及时作出反馈。Jibo通过游戏,“以身作则”地教会孩子们如何更好地与家长交流,如示范给患者如何与家长有眼神接触、调整说话时的角度等。实验周期长达一个月,每天有30分钟的互动时间。结果发现,患者的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即利用一系列社交行为的总和,向别人发出暗示的能力)在试验期间提高了33%,12个家庭都指出,孩子社交能力加强。不过,实验结束后30天,共同注意力又有降低。研究者认为这可以理解,毕竟30天无法带来永久性改变。机器人疗法的效果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但是在传统疗法上增加这一项,还是益处多多的,更别说机器人能随叫随到,时刻陪伴在患者旁边。

2.纳米机器人可以吃神经毒剂,然后吐出解毒剂

据NewScientist 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有机磷酸酐的酶可以催化有机磷神经毒剂的分解,并形成一个纳米级的泵,用来吞噬神经毒剂的同时喷出解毒剂。但酶将神经毒素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理尚不清楚。有机磷神经毒剂会破坏肌肉功能并导致抽搐或呼吸困难,当有机磷酸酐酶通这种神经毒剂进食时,会导致周围含有神经毒剂的液体的流速更高,并且在存在的神经毒剂越多的环境中,酶泵送和消化的速度就越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Ayusman Sen表示:“这种纳米机器人可以每秒几微米的速度泵送液体。”而且只要这种酶喷雾剂或液体形式存在,就发挥其作用。或许有一天,这种能分解神经毒剂同时还能喷出解毒剂的酶可以嵌入衣物或者用在皮肤软膏中。

3.NASA宣布众包竞赛的第一个获奖团队将设计下一代机器人

8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众包竞赛的第一个获奖团队,是由机械工程专业学生Nino Wunderlin、概念工程师Myrdal Manzano和软件开发人员Amit Biswas组成,他们为NASA下一个众包机器人Astrobee设计的附件和部署机制得到NASA认可。Astrobee是一款自由飞行机器人,在2019年正式部署时,它将配备摄像头、传感器、触摸屏和机械臂以及激光和风扇的系统,可帮助其国际空间站狭窄的宿舍和走廊中导航。Astrobee将执行设备监控、传感器测试、声级监控、空气质量分析等任务。目前,NASA将这一机器人的系统架构设计任务,向公众开放。目前为止竞争十分激烈,参与者成千上万。NASA提供的现金奖励从25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奖金总额约为25000美元。报名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30日。

4.微软成功教会它的聊天机器人看图写诗词

据TheNextWeb三日前报道,微软近日成功使它的“小冰聊天机器人”将图片解读为诗词。这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创作诗词,但这是它第一次通过图片写出诗词。我们尚且无法确定这是否为启发性写作,但这是机器人朝着更好地模仿人类迈出的有趣的一步。作为人类,我们可以欣赏画来作出赏析,指出物体,描述人的面部特征等等。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虽然现在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还远不及普通儿童,但从解读一张图片开始,最终工智将能用人类的视角看一切事物。

5.送餐机器人走上美国街道

据TechCrunch报道,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城镇附近的人行道上出现了约20台Kiwi送餐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给学生和居民运送食物。Kiwi公司表示,目前已通过送餐机器人完成了超过1万份的订单。Kiwi送餐机器人为(小型)冰箱大小,下有车轮,上则安插一个旗杆。消费者在Kiwi APP中选择已有餐厅并下单后,一台机器人将被人工装进车内并运送往消费者区域。机器人从不同的餐厅接单,并被人工装进自动三轮车,由三轮车将食物送到交货地点。三轮车到达消费者所在地附近时,三轮车则会下放机器人,由机器人负责余下路程的运送,同时发送食物到达的通知。消费者随后则用KiWi APP来解锁机器人。运送费用不到4美元。如为Kiwi会员,每月只需14.99美元即可无限次享受每次99美分的运送服务。尽管旧金山去年曾禁止Kiwi在城市街道上投放机器人,目前亦尚未批准其投放,但是Kiwi机器人却已经出现在了其他地方,包括圣何塞、斯坦福以及东海岸的华盛顿和纽约。

赞一个 (0) 收藏 (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