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多個小區居民開窗唱歌爲武漢加油 醫生:有傳播疾病風險,不提倡。1月27日晚間,不少武漢居民集體開窗唱歌的視頻在網絡流傳。

(原標題:這一夜武漢市民開窗唱歌吶喊:請讀懂他們內心的焦慮)

▲武漢多個小區居民開窗唱歌爲武漢加油 醫生:有傳播疾病風險,不提倡。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1月27日晚間,不少武漢居民集體開窗唱歌的視頻在網絡流傳。據報道,此前,一則《晚上組織唱國歌》的帖子在不少武漢人的朋友圈瘋傳。帖中呼籲“隔離在家的武漢人,從晚上20:00開始,大家打開陽臺窗戶唱就可以。”當晚,確有不少武漢小區開窗唱歌及吶喊“武漢加油”的視頻流出。

但是,很快就有醫生致電媒體稱,小區居民打開窗戶唱歌的行爲極度危險,樓上樓下的飛沫有可能會造成病毒傳播,應該立即被叫停。

集體開窗唱歌,也是紓解“憋得慌”

自從1月23日離漢通道被關閉之後,不少武漢人都開始了“家裏蹲”自我隔離生活。連續多日“悶”在家裏,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別說是武漢居民,就連身在北京的我,對此也深有體會。隨着疫情到來,當我明白“一套睡衣就能應付這個春節”的“殘酷”現實後,我以最快的速度在電商平臺上買了幾套玩具,開啓了“廚房游完客廳遊”的居家模式。

想象中,即便足不出戶,也應該是一幅“孩子聚精會神玩玩具,老母親刷刷手機”母慈子孝畫面。但實際上,新玩具孩子稀罕了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就一遍一遍地要求玩灰姑娘過家家的遊戲:你根本就不知道三歲小孩的精力到底能有多麼旺盛,哪怕是申請休息5分鐘也會遭遇“跟我玩、我要玩”的連環奪命call。與此同時,還要不時打消老人“我要下樓走走”的念頭。

更重要的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一種什麼都做不了的無力感、怕家人被疫情波及的不安全感,以及超負荷的信息過載感,也都多少讓我心焦。

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些武漢市民集體開窗唱歌的行爲,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這也是疏解這種“憋得慌”情緒的一種途徑;爲身邊人加油打氣,緩解緊張情緒,其實也是一種“共渡難關”。輿論對此或許不宜過度苛責。

病毒有風險,開窗合唱更需謹慎

但是,開窗集體唱歌的風險卻不可忽視。有專家就表示,當人唱歌、咳嗽時,飛沫傳播的距離爲1-5米,傳播的速度爲20-30米/秒,樓上、樓下一般的距離爲3米。因此,如果樓上樓下一起唱歌,若是病毒攜帶者,就有被感染的風險。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應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武漢當地普通百姓開窗唱歌沒有問題,本應保持室內開窗通風,但不建議居家隔離的患者開窗,更應做好消毒和隔離措施。

也即,病毒有風險,開窗合唱需謹慎。當此時刻,紓解壓力很有必要,但保護好自己、確保生命健康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切不可因一時紓解了壓力,卻給了病毒傳播可乘之機。

當前,我們仍處於防控疫情的危急時刻,爲了“抗疫”,國家甚至採取了延長春節假期的措施,很多省市相繼發佈了關閉公共交通運輸通道的措施,在這種語境下,我們顯然不能因爲在家待不住,在“憋得慌”的情緒下對疫情防控產生懈怠,放鬆防疫的警惕性。

相比開窗唱歌,還有更多健康解壓途徑

從社交平臺來看,不少人“苦中作樂”:有人在家“雲燙火鍋”,有人頭戴垃圾桶在家舞獅子,有人全家老少在客廳戴着口罩玩“套圈”……相比“開窗唱歌”這種潛藏風險的行爲,這些方式可能更積極更安全。這也提醒我們,即便活動範圍被限制,理性、樂觀的心態千萬不能被縮小。

另外,人是社會動物,在情緒無法自我緩解的狀態下,及時加強與親友同學的聯繫,也不失爲一種好方法。我就發現,相比平時大家忙於工作學習而疏於聯繫,這段時間不少平時冷清的同學羣也熱絡了起來。我們在家中打打電話、發發微信向同學親友相互問好、加油,也同樣能達到緩解壓力的效果,還能加深感情。

當然,對於民衆情緒、心理健康的問題,有關部門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宜及時予以關注。有關部門不妨根據居民動態,及時配備心理諮詢服務,理性引導,紓解民衆焦慮情緒,這對有效遏制疫情也會有所助益。

韓佳鵬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