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echWeb】1月28日,2020除夕夜,由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聯合深圳衛視、愛奇藝,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知識春晚》,其中,中國少兒編程教育頭部品牌編程貓作爲聯合特約合作伙伴在《知識春晚》的"教好娃"環節用科技持續帶給觀衆驚喜。

這場春晚有別於傳統的春節聯歡晚會,沒有一個明星流量,也沒相聲小品、歌舞雜技等節目,晚會另闢蹊徑,聚焦用"中國智慧"爲老百姓解決9個飯桌上常見問題,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是國內首檔除夕知識類大型晚會直播節目。而這場晚會的內核,實則是一場科技盛宴。

晚會上,科技作爲美好生活解決方案之一,其改變人類生活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張泉靈以一位母親的角色,分享了從小與科技打交道的孩子帶給父母的驚喜。張泉靈因爲工作太忙,無暇整理電腦桌面,學習編程貓的兒子看到後,利用編程調用操作系統中os模塊、高階文件操作shutil模塊和基本日期時間datetime模塊做了一個小程序,3秒就能自動將雜亂的文件歸類存儲到相應的文件夾中,輕輕鬆鬆幫媽媽解決了工作中的“大麻煩”。

2

《知識春晚》還展示了蒙牛的智慧牧場,用人工智能監測奶牛的性週期,找到比"公牛看的還準"的最佳配種時期,讓奶牛科學配種繁殖,從而代替人類,更高效優質地生產奶製品。

不僅如此,在這場《知識春晚》的宣傳片中,當代過年,因科技的介入多了更多新奇的年俗。用智能機器寫對聯,手機掃一掃發紅包,碼上有錢,用智能爆竹放煙花,智能爆喜...科技已經走進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直播現場,我們還能看到科技如何賦能教育。《知識春晚》聯合國內少兒編程頭部品牌——編程貓,與張泉靈、羅振宇一起分享當代父母如何通過編程,讓每個中國孩子掌握科技這項最核心、最趨時代性的"知識",成爲科技創造者給人類生活提供最迅速、最徹底、最具效果的解決方案。

提到科技造福人類,現實中早有案例。就在兩週前,在浙江二院神經外科病房內,72歲高齡的張先生,因科技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原來張先生是一位高位截癱的患者,四肢完全癱瘓,但當醫生在其大腦中植入腦機接口電機時,奇蹟發生了,他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協助飲水進食。這是浙江大學發佈“雙腦計劃”最新科研成果,也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團隊與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合作完成了國內首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牀研究。

這個匯聚了信息科學、機械工程和醫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的科技力量,有望讓高位截癱、肌萎縮側索硬化、閉鎖綜合徵等重度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找回美好生活的希望。

正是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不斷出現高光時刻,爲我們解決了一項項以往不可能完成的生活難題,讓科技的力量越來越值得信賴。

除了讓更多人享用科技的成果,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更多科技的創造者,而當下傳統教育在信息時代的變革是關鍵。在《知識春晚》"教好娃"的環節,張泉靈和羅振宇討論當代家庭如何爲孩子選擇興趣班,張泉靈作爲投資者和代言人的雙重角色,現場向家長們推薦孩子學習編程貓,因爲編程不僅僅是當今科技時代的核心技能,還是一種有效跨界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在一份時間裏,既學習了語文,又學習了數學,還學會了用編程去解決問題。

這一種高效的教育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編程的魅力,背後更蘊藏了編程貓用科技破局傳統教育的實力,以及爲科技時代培養創造者的教育初心。

3

爲了實現孩子多線並行,掌握科技時代所需的各項技能和學科知識,編程貓聯合清華大學,攜手人大附中、華師大附中在內的百校名師,一同參與編程課程研發,嚴苛制課,開發出國內首家MCC矩陣式課程,不僅第一次做到了讓每個4—16歲學編程的孩子,能夠根據不同的年紀,進入自己的編程課程線,填補少兒編程領域無法個性化定製學習計劃的空白,還做到將MCC課程和國內新課標完美匹配,將編程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藝術等學科完美融合,讓孩子在跨學科學習中不斷拓寬思維深度和知識廣度。

爲了讓孩子告別被動學習,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態度轉變,編程貓獨立研發了國內首款圖形化編程工具——kitten,孩子能夠通過簡單的搭積木這一遊戲化的場景,來實現複雜的編程效果,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編程思維,讓孩子從小就能通過編程進行創作,將想象變爲事實,進入將夢想照進現實的時空隧道。

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自己的線上獨立教室,編程貓請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爲孩子獨立研發打造AI雙師和Octopus異步教學系統,實現同一天內600多個不同上課進度的更新,給每個線上學習的孩子都能夠安排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得到個性化的照顧。

正是編程貓始終將科技貫穿解決教育問題的始末,爲孩子帶來更有價值的教育,才得以培養出更多用科技和編程直面未來生活,向生活難題挑戰,並給出解決方案的孩子,編程讓他們從小就能以科技的眼光發現世界和生活中的問題,像一個個小小科學家一樣思考優化,提出解決方案爲社會添福。

4

在《智造將來》的科技綜藝節目上,編程貓的孩子萬海妍來到大涼山,用所學的編程和物理知識爲大涼山村民創作了一個實時的空氣監測系統,不僅能實現對室內火災及各種有害氣體的實時檢測和有聲預警,還能通過物聯網系統,通過攝像頭,將大山的孩子和在外的父母親情鏈接。

而另一位9歲的孩子趙一舟,在節目《機智過人》的精彩表現,讓主持人撒貝寧驚呼:"取代我們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下一代"。原來,喜愛狗狗的福寶,爲了更加了解小狗,將狗狗的情緒進行綜合整理,用代碼寫進程序,通過拍照對錶情進行分類識別,從而幫助人類更清晰地瞭解狗狗的真實想法。

不難想象,未來,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科技的身影,我們只有讓孩子從小與科技爲伴,接納甚至吸收科技,才能讓他們走的更遠、更穩、更加從容,誠如這場《知識春晚》主持人張泉靈所說:"將孩子最寶貴的時間投資給編程學習",因爲,科技時代,孩子手握編程,才能站的更高,眺望世界,看見更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