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人敲擊着同情者的脊樑,陰陽怪氣地說——又美又有錢的鄭秀文,用得着你同情。在這些人眼裏,窮人啊,就要有自知之明,只關心自己如何活命就夠了,畢竟表達態度、流露情緒是需要門檻的——你要比對象更優秀更美更有錢,纔有資格去關心去同情去可憐。

鄭秀文和許志安這一場“童話愛情故事”,最終以“男方出軌,女方選擇原諒”收場。

而這次出軌,是衆目睽睽之下,怎麼辯解道歉都洗不白的實錘——許志安和黃心穎在的士後座上磨蹭調情,然後一起到了黃的住址,一起上了黃的樓。

對於許志安,大家基本態度一致,此乃渣男。

對於鄭秀文,大家更多的是同情。

她十幾歲就愛上這個男人,從少女到中年,從菜鳥到天后,人生風雨雷電高峯低谷走了那麼遠,一顆心仍然撲在他身上,換來的卻是他背地和熟人偷喫。

她一定很難過。

然而,這種同情,這兩天卻被奚落個不停。

一些人敲擊着同情者的脊樑,陰陽怪氣地說——又美又有錢的鄭秀文,用得着你同情?一羣禿頭996,哪來的資格可憐鄭秀文?可憐別人的人才是最可憐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同情鄭秀文,你配嗎?

巴黎聖母院着火,很多人表示了難過,同樣,某一撮人冒出來說,連法國都沒去過,真的那麼難過嗎?

奔馳女車主維權,很多人表示了支持,同樣,某一撮人冒出來說,一羣買不起奔馳的人,跟着湊什麼熱鬧?

馬克斯把跑車發射進太空,很多人表示了讚歎,同樣,某一撮人冒出來說,你這輩子也未必買得起特斯拉,跟着瞎高興什麼?

在那之前,我知道商品可以明碼標價。如今才知道,按照這些人的邏輯,一個人自然產生的情緒也可以被明碼標價,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因爲你窮,你就沒資格對超過自身環境和財富之上的人或事發表觀點,表達情緒,更遑論同情。

因爲你窮,人家名人混得再慘,都比你強百倍。

因爲你窮,這個世界發生的那些美好或悲傷的大事件,你都無權置喙。

在這些人眼裏,窮人啊,就要有自知之明,只關心自己如何活命就夠了,畢竟表達態度、流露情緒是需要門檻的——你要比對象更優秀更美更有錢,纔有資格去關心去同情去可憐。

所以,網上同情鄭秀文的都是一羣自作多情的loser。

是的,鄭秀文又美又有錢。

我們爲她感到難過,並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也不是帶着優越感的可憐,而是作爲一個普通旁觀者,一個在社會里見識過愛恨善惡的成年人,懂得感情背叛這件事,攤在誰身上都很殘酷。

那與窮富沒關係,與美醜也沒關係,只關係一個人面對痛苦時,會產生的本能反應。

是的,就算鄭秀文離開許志安,她仍然是個美麗女人,只要她願意,隨時可以開始新戀情;就算鄭秀文結束這段婚姻,她仍然很有錢,這個級別的女星一次出場費都超過普通人一年的工資。

縱然像現在這樣選擇原諒,鄭秀文也不是爲了生計而被迫留在出軌丈夫身邊的怨婦,大可以挺直腰桿兒。

不論許志安多渣,她的物質生活都不至於喪失水準,仍然優越於大多數人。

然而,人心裏的難過,不是物質可以彌補的,就像物質不能代替愛情一樣。

鄭秀文面對的,是一個羈絆了33年的男人,是一段跨越歲月和愛恨後失而復得的感情,是一場向世人正大光明宣告的婚姻,是她終於捱過了人生中那些至暗時刻,傷口結疤,然後破繭重生,重新來過,鼓足勇氣去接受去信任生活中的美好。

迎來的,卻是一夜間的天翻地覆,是信任的坍塌,是被潑了一盆狗血的自尊。

任何人,糟遇這種打擊,都會難過。

鄭秀文的美和有錢,和她的難過是兩碼事。許志安出軌事件後,她一語未發,把facebook個人主頁背景換成了黑色;在隔天晚上發出的聲明裏,她說“幸福不只是一場場順利美滿,當中也有試煉”——試煉,是會傷筋動骨的。

向太說,“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要避免誘惑,選擇忠心。那些妻子的原諒背後,要承受了很多的傷害,隱忍了很多的眼淚。

哪怕作爲一個喫瓜羣衆,都會遺憾她遇人不淑,同情她被愛人背叛,擔心她的情緒影響。何況,還有那麼多喜歡她的粉絲?

這種最自然而然的感情表達,爲什麼也要被扣上“不配”的帽子?

爲什麼同情鄭秀文的糟遇?因爲作爲正常人類,這是我們最基本的一種共情能力。

就像你能在別人的情歌裏聽出自己的故事,你會因爲電影裏某些悲傷片段而流淚,目睹陌生人經歷生活的痛苦你也能體會出那種難過,不一定是感同身受或親自體驗,而是理解,理解他人的情緒,那些悲傷,無奈,失望……

那種對人生中艱難時刻的心有慼慼,那種對生活中埋伏危機的恐懼無奈,是成年人之間心照不暄的共鳴。

曾經我以爲這是人人都具備的本能,直到我看到那些“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他人的人。

他們看起來冷若冰霜,硬如磐石,自以爲說的是大實話,其實不過是自私到極致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過是眼界格局狹隘到只容得下自己眼前那一畝三分地,哪怕世界被洪水淹沒,只要他有一塊浮木,都會指着遍地屍首哈哈大笑。

在他們眼中,人分三六九等,感情分高低貴賤,世間一切美好醜惡都標着價格,貌美多金的鄭秀文根本輪不到連房子都買不起的窮老百姓關心,起火的巴黎聖母院也根本輪不到只能郊區農家樂的人傷感。

彷彿你窮,你就不配跟這個世界發生聯繫。

有時真的疑惑,這些人也和我們生活在一個維度嗎?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嗎?他們沒喫飯也會餓、打針也會覺得疼嗎?

若說同情,其實最該同情的是他們。

畢竟,無法感受到痛苦的人,又怎麼可能感受到快樂?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自網絡

Hi~你也在看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