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美国家庭注重孩子自我反省和教育。

我们经常会羡慕美国家庭教育的成功,觉得美国的孩子独立、动手能力强、有责任感、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等。我觉得美国家庭教育之所以优于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观念的不同,接下来我就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有哪些不同。

1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自由地发展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自由地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美国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造就了美国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但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2,

美国家庭注重做人的教育

美国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的家长普遍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常常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3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独立的个性

美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中国的家长喜欢给孩子设定自己认为好的路,然后让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路子走下去。比如,上什么兴趣班、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甚至还有跟什么人结婚等等,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想法。这跟美国家长的做法恰恰相反。

41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自我反省和教育

美国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

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也希望给孩子铺好所有的路从而让孩子一帆风顺的。

5

美国家庭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美国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很多家庭都存在缺少交流的情况: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孩子觉得父母烦不想与父母沟通。这样一旦孩子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长期以往,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声明】素材源于网络,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需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