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因人而異的國企領導任職年齡限制,還是逾期多年的5000萬元擔保金額,連任該公司董事長的張玉良,在面臨管理層話語權大概率減弱的同時,還需面對子公司潛在的擔保隱患

《投資時報》記者  孟楠

四個月後,“權力迷”即將迎來他們苦候兩年的答案——《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冰”與“火”在維斯特洛大陸上演的史詩般戰役,也將揭曉“鐵王座”的終極歸屬。

橫跨歐亞大陸8800公里的另一邊,中國A股的“綠地迷”卻遠沒前者那般幸運。“誰纔是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地控股,600606.SH)權杖的繼任者?”這個過去三年來一直困擾他們的謎團,或需再等待至少一屆董事會任期(三年)才能揭曉。

2018年11月19日,綠地控股發佈公告稱,經該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決定,選舉張玉良爲公司第九屆董事長兼總裁。這並非一次簡單的連任,現年62歲的張將由此打破國企領導63歲退休的最高年齡限制。而前一位63歲紀錄保持者,則是在2014年5月23日卸任的原上汽集團董事長鬍茂元。

市場注意到,同屬國資體系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已先於張玉良“破局”。不過,年滿64歲的董明珠在享受“無限期連任”紅利的同時,卻須面對她個人斥資20億元投資的銀隆新能源接二連三深陷負面事件的漩渦。這個曾被格力電器股東否決的多元化戰略,也正在考驗着其“鐵王座”的牢固程度。

綠地控股方面對外表示,“綠地並不屬於傳統國企,而是一家沒有實際控制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第一大股東始終是上海格林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不過必須指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地產)和第三大股東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城投),均繫上海國資旗下企業,持股比例分別爲25.82%和20.55%,合計持股46.37%,且遠高於第一大股東29.13%的持股比例。

有市場資深人士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考量格力電器之於珠海國資,還是上汽集團之於上海國資,綠地控股在本地國資體系中的分量均不及前兩者。但用“非傳統國企”解釋張玉良此次連任仍多少有些牽強,甚至“超齡服役”一說也不在國企任職規則之內。

“一方面考慮張玉良對企業的貢獻以及其權威性,一方面中國房地產市場正面臨一個大拐點,此時冒然換帥風險更大。有關方面應是在多方權衡後才決定讓張留任。”該人士表示,但他同時強調,“未來三年,張的權利勢很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制衡”。

綠地控股董事會此次換屆,是否意味着以張玉良爲核心的管理團隊的話語權正在減弱?該公司5000萬元逾期擔保交易的被擔保方華源集團破產程序目前進展如何?若破產程序結束,是否意味着綠地控股將償付所擔保的5000萬元債務?對其利潤指標又會產生何種影響?“雲峯債”主角上海雲峯持有華源集團的6917.4萬元股權已被凍結,綠地控股目前持有的20.05%上海雲峯股權比例是否會收到波及?

針對投資者普遍關切的問題,《投資時報》記者發送採訪提綱至綠地控股董祕辦及相關工作人員,截至發稿日並未收到對方回覆。

老班底離任

2018年10月,綠地控股再次啓動轉型戰略,由之前的“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戰略板塊轉進成立大基建、商貿、酒店旅遊三大產業集團,從而進一步確定房地產作爲主業發展的核心地位。而由張玉良制定未來三年業績目標,則是年均銷售規模保持在5000億元以上。這一時間跨度,剛好是新一屆董事會的任期時限。

然而,隨着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縮編,以張爲核心的管理團隊的話語權確在減弱。

《投資時報》記者獲悉,根據綠地控股章程修訂案,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由前一屆的15名減少至11名。其中,獨立董事由5名減少至4名外,董事則由10名減少至7名。

從新老董事會成員對比可知,離任董事分別爲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宋成立、上海城投副總裁陸建成、上海地產戰略投資部經理楊勇、原綠地控股副總裁楊田波、原綠地控股執行副總裁許敬。其中,陸建成和楊勇原隸屬於國資體系,而田波和許敬則是跟隨張玉良多年原綠地控股管理團隊的“老臣”,二者年齡分別爲59歲和61歲。

新加入董事會的董事分別爲上海城投副總裁葉華成,和剛剛於11月16日升任綠地控股執行總裁的孫童。值得注意的是,現年56歲的孫童直至2016年9月才加盟綠地,而其此前曾出任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及浦東新區國資委主任。

這也意味着,新一屆綠地控股董事會成員中只剩下張玉良、張蘊和孫童3人來自其管理層,且只有45歲從普通售樓員一路積功升至掌管綠地控股財務工作的張蘊,纔是張多年來的老班底,至於其餘非獨立董事均爲股東方派遣至該公司的高管。事實上,以張玉良爲核心的管理團隊在董事會的投票權佔比已由前一屆具備一票否決權的33.33%下降至27.27%,而上海國資方面在董事會的投票權佔比,卻由前一屆的33.33%上升至36.36%。

同時,隨着“綠地元老院F5”組合中田波、許敬和原監事會主席黃健3人相繼因“年齡所限”退休,除張玉良外綠地控股地產事業中最重要的核心管理人員之一,年僅54歲的綠地控股執行副總裁費軍,也多次萌生“退休”意願,並於近日正式離任。

“非常明顯,儘管張玉良仍在其位,但已不可能如過往二十年那樣一言九鼎了”,上述市場資深人士點評。

5000萬擔保或只冰山一角

與董明珠執意投資銀隆新能源惹來一身麻煩相似,張玉良的“綠地王國”長期飽受子公司債務違約之痛。

Wind數據顯示,自綠地控股2015年8月18日上市以來,其所有財報和對外擔保公告中都存在一宗長達十餘年的逾期擔保交易情況說明。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華源集團”)和綠地控股通過互保向銀行貸款5000萬元。儘管綠地控股已按期還款,但華源集團卻發生貸款逾期。2015年6月,華源集團宣告破產後,債權接管方長城資管向前者申報相關債權的同時,通過法院向綠地控股主張相關權利。2017年1月,一審法院判決綠地控股應於華源集團破產程序終結後十日內償付長城資管在華源集團破產程序中未受清償的相關債權。截至2018年11月22日,華源集團相關破產程序尚在進行中。

無論是在“雲峯債”中脫身,還是仍有餘音的遼寧綠地債務違約,綠地控股並未對上述事件所涉子公司的對外借款提供擔保,而是根據資本市場的一般規則,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

然而這次連帶責任擔保卻不同以往。如若華源集團最終判定資不抵債,綠地控股將面臨最多5000萬元(不包括利息)的債務償還。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華源集團一直出現在綠地控股財報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項下,賬面餘額爲5377.91萬元。彼時,綠地控股尚握有“雲峯債”違約主角上海雲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雲峯)的實際控制權,且通過後者間接持有華源集團7.63%股權。但在“雲峯債”事件爆發後,上海雲峯和華源集團雙雙在綠地控股的財報中消失了。

截至2018年11月23日,據天眼查顯示,上海雲峯持有的華源集團6917.4萬元股權已被凍結。更糟糕的是,二者均存在海量法律訴訟、失信人信息,以及被執行人信息。其中,單筆涉案最高金額分別達1.55億元和4.15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採訪時稱,相對於綠地控股近萬億的資產規模,其在華源集團貸款逾期及破產清算中承擔的債務責任不值一提,甚至有不承擔任何責任的可能,但該公司旗下子公司相繼深陷債務問題,也令本來風險可控的子公司的擔保問題成爲集團未來的隱患。 

截至2018年9月末,綠地控股對外擔保總金額爲26.40億元,公司及子公司之間的擔保餘額達993.83億元。若算上近兩個月新增的擔保金額,該公司的擔保總額已接近其淨資產。

與此同時,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已升至近7個季度以來高點,計89.31%。而其197.8%的淨負債率雖同比下降58.9個百分點,卻較今年中報數據又上升了10個百分點。

至11月26日,綠地控股6.35元/股收盤價較52周高點已下挫36%。其773.89億元人民幣的市值,相較萬科A(000002.SZ)的2763.1億元人民幣市值、中國恒大(3333.HK)的2676.8億港元市值、碧桂園(2007.HK)的1965.2億港元市值,以及融創中國(1918.HK)1081.4億港元市值均差距明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