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财经》文/林秋彤

11月23日,以创投概念为代表的前期热点题材被大幅杀跌,成为影响市场回落的主要推力之一。从市场波动来看,沪指一周下跌3.72%,抹掉了上周涨幅,最终报收2579.48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周跌幅分别超过5%和接近7%。从量能看,本周市场成交量持续回落,增量资金止步观望,显示市场重回存量博弈格局。

《号外财经》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2.00%。中投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徐晓宇撰文指出:阶段性反弹可能已经结束,“操作方面,空仓或者轻仓谨慎观望,不主动做空,但绝不轻易逆势做多。”

然而,却有基金公司通过自购自家基金,这种“逆势做多”到底带来了什么?

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22%和-19.36%,而参与自购的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分别为-19.03%和-19.36%,自购与非自购基金业绩相差并不大。

《号外财经》注意到,最能彰显自信的莫过于金信基金,该基金公司在2017年9月1日成立了金信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属于发起式基金,成立时有效认购总户数仅为8户,募集期净认购金额为1010.1万元。小编注意到,在这1000万元中,基金管理人股东认购了约500.03万元,基金管理人认购了10万元,而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约500万元。三季报显示,该基金A类和C类份额累计有1142.14万份,不过资产净值仅为735万元,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缩水。

按11月23日最新的净值0.5320元计算,金信价值精选基金成立以来已经亏损了46.80%。基金管理人股东认购了约500.03万元,就已经浮亏约234万元;基金管理人认购了10万元,就已经浮亏约4.7万元;而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约500万元,就已经浮亏约234万元。也就是说,金信基金不管是管理人股东、还是管理人或基金经理,在短短不到15个月时间里,因自购金信价值精选合计亏损472.7万元。

据《号外财经》了解,金信价值精选的基金经理刘榕俊,先后任职于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英大证券资产管理部,操作很灵活,上半年看好的新能源以及5G概念表现不佳,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大幅换仓,三季报披露的重仓股全部为新进,且集中在白酒、保险中,白酒板块10月的大幅调整也使基金净值继续下挫。基金换手率高、持仓集中度高、操作风格激进,在公募基金中并不多见,但是择时择股能力并没有跟上,导致了基金收益率垫底。

“基金自购一方面体现了基金公司做强业绩的决心,另一方面实现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这不足以保证基金业绩能增长。”业内分析人士称,“自购”背后,实际是利用投资者跟风心理的营销策略,如果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能力存在问题,投资者还应注意甄别。

《号外财经》进一步观察了刘榕俊的管理能力,目前管理着金信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A、金信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C两只基金,2017年9月1日任职至今,回报率分别为-46.80%、-46.60%,远远跑输同类基金-9.79%的平均业绩,在2324只同类基金分别位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三名。其实,他还管理过3只基金,分别是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金信新能源汽车混合发起式,三只基金在其任期内均跑输同类基金,尤其是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发起式任期、金信新能源汽车混合发起式业绩排名居后三分之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