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領導力是領導搭建、培育及帶領團隊去實踐企業使命,建立企業文化,確立戰略及優化營運以達成企業願景的綜合能力。一個卓越的企業需要一個卓越的領導,我們首先要求自己做一個高水平的人,才能要求我們的團隊成爲一個高水平的團隊。

“中國人的團隊可以非常非常優秀,只要找到對的方法去做。”——這是黃隆銘在擔任飛利浦小家電中國區總裁時的切身體會。

從一開始無產品無團隊,以創業者姿態,一路把飛利浦小家電做成中國市場領導品牌。更值得驕傲的是擊敗了美、德、法等國際團隊,把中國團隊培養成了飛利浦全球最佳。

多年輔導企業家和CEO團隊的經歷中,黃隆銘提煉出卓越領導力的兩大領域、六項技能、十大原則,將其極具實操手感的經歷,分享給所有人。

我剛接手飛利浦中國小家電業務的時候有一個願景,希望能做到十個產品在中國有領導地位。那時我的團隊都懷疑我是不是瘋了,連產品都沒有,還談什麼產品領導地位?

當我離開飛利浦的時候,確實沒做到十個,但做了九個半,且中國電動剃鬚刀超過一半的市場是飛利浦的。當時我是飛利浦小家電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經理,帶出被總部評選爲最優秀的一個團隊,包括美、德、法在內,都不如我們中國團隊。當時最令我驕傲的就是這一點,我們不但可以打造國際縱隊,還能打造一箇中國團隊,且是全球最好的團隊。之後我們還拿到歐洲管理獎,這是飛利浦小家電全球業務中第一次有商務團隊獲得這個獎。這證明了什麼?

證明:中國人的團隊可以非常非常優秀,只要找到對的方法去做。

我從飛利浦小家電出來十多年,一直致力於幫助中國企業家成長,最後總結下來,要打造優秀的團隊,靠的還是領導力。我看過很多書、聽過很多理論,關於領導力衆說紛紜,今天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自身詮釋領導力,來跟大家分享。

企業在中國能成功有多個因素,

飛利浦小家電全做到了

領導力是什麼?領導力是領導搭建、培育及帶領團隊去實踐企業使命,建立企業文化,確立戰略及優化營運以達成企業願景的綜合能力。就跟柳傳志說的搭班子、定戰略、帶團隊一樣,我們也強調領導要搭建、培育跟帶領團隊。

建設團隊是他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建立完團隊做什麼呢?去實踐企業使命,建立企業文化,確立戰略以及優化運營。所以我們說後面幾點不是領導自己去做的,而是帶領團隊去完成的。帶領這方面的綜合能力,就叫做領導力。

我們說先人後事,有了團隊,才能去做很多事。飛利浦小家電發展得那麼好,我從沒有叫什麼顧問公司幫我們做過戰略,我們的戰略都是我帶着團隊一起進行探討,在不同時間做什麼事最好,再根據將來的需要做不同的事情。

我們有一年的戰略在當時甚至形成了故事。上市公司總要跟財經界說我們有多厲害以支持股價。後來我才知道當時有個波士頓顧問公司說,在中國,企業能成功的有多個因素,飛利浦小家電把所有的因素全做到了,而且沒請顧問公司做。

其實戰略怎麼做出來不是請一個人站在前面,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市場的需要,不知道以後的發展,人家站在前面告訴你都是沒用的。

管理是推動,領導是牽引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將管理和領導混爲一談。領導者毫無疑問需要一定的管理才能,但有時領導者過多傾向於管理者的角色,而沒有將領導者的角色做好。

管理是什麼呢?

基於事實,進行管理;

制訂計劃,發展措施;

建立架構,督導進展;

規範成果,保持傳統。

管理是一種推動力。大多數的管理者可能有一些管理的行爲,但是並沒有真正在認知層面成爲一名管理者。

領導是什麼呢?

正確價值,建立文化;

確定願景,指引方向;

激勵精神,鼓舞士氣;

不斷創新,永保活力。

領導是一種牽引力。這裏面最難的是把老闆的願景變成員工共同奮鬥的願景,它的難點在於,員工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怎麼去參與才能完成這個願景。就像我當時提出十個產品領導地位,員工說我們連十個產品都沒有,所以首先就要明確達成這個願景先要做什麼,員工如何參與,要做這方面的工作,才能達成這方面的願景。

那牽引力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管理是一種推動力,推動你的團隊;而領導是你的團隊願意跟着你走,是一種牽引效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我們要很清楚管理和領導的區別。

透過領導者的信念和行爲創造文化

再說個更加具體的圖,這個圖將幾十年領導力的概念都說出來了。

一個領導有他的性格和技巧,這是行爲背後的邏輯。你能不能說幹掉一個人就幹掉一個人,這就是行爲。我們的行爲會影響跟隨者的態度跟行爲,他們是一起被影響的。如果跟隨者的態度趨於討好,那他這個行爲是會影響領導的,而領導被影響後反過來又會影響跟隨者。兩者互相影響的結果就會影響整個公司,成爲企業的一種文化。

我做CEO教練的時候曾遇到過一個CEO,他說他們公司設置了很多價值觀。我就問他,你曾經做過什麼讓員工投入?你曾經做過什麼讓員工信任?如果我們實際上什麼都沒做過,那這些文化價值觀都是擺設。

領導力的核心一點都不復雜,就是我們的信念,我們的行爲,怎麼跟我們的團隊互動。作爲大中華區老總,我覺得跟員工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以前有三十個辦事處,從烏魯木齊到哈爾濱都有,每年我都要去十多個辦事處,每個辦事處我都會抽出時間跟全部基層員工進行起碼二十分鐘的1對1溝通。對他們來說,我是作爲他們老闆的老闆的老闆的老闆來跟他們對談。如果你提倡以人爲本,那你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我覺得我們的行爲能夠影響跟隨者的行爲,我們的溝通方法能夠影響我們團隊的溝通方法,讓我們的團隊感到被人尊重,這點非常重要。又比如我每週會抽出兩天跟中基層經理喫飯,我想藉機表達一個概念,我不但是他的老闆,也是他的同事,還是他的朋友。當你關心他的工作,談到他工作以後會有什麼需要、發展時,肯定每個人都不願意離開的。

我相當於是做教練的,不是做老闆,我是幫助他們成長和突破的。在員工溝通裏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讓他感受到你的心。如果你只是給員工一份死工資,他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工作機器,他的精力投入是有一個度的,而我們能夠創造條件讓他在工作中越來越投入,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

卓越領導力的兩大領域、六項技能

我的員工如果要成爲高管,都要通過“管事領導力”和“管人領導力”的六個技能,如果沒通過就沒機會再往上走了。

1 管事領導力

第一個技能:擁有及表達追求傑出成果的決心

所有要達到成果的路上必定艱難險阻,十個領導地位有沒有困難?有!問題是你有沒有達成它的決心。且光是擁有還不夠,你不能擁有這個決心然後安安靜靜坐着,你需要表達出來,然後影響其他人。

企業家、領導擁有這個決心不難,難的是你整個團隊都有這個決心。提一句題外話,領導力不是隻有領導才需要擁有,哪怕你只是一個促銷員督導,手底下就五個促銷員,也需要領導力,所以要打造一個卓越的團隊,在整個組織構架的每個層面都需要領導力,並且需要有嫺熟的技能。

第二個技能:聚焦市場

所有關於戰略的,最後總結下來就兩個字,市場。市場怎麼走,我們怎麼去追求市場裏面最大的機會,都是我們的戰略。所以我們有沒有能力看到將來的市場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需要從最基本的技能,即我們對市場的理解有多少開始。

飛利浦犯了好多錯誤,飛利浦是個產品研發的公司,CD其實都是飛利浦發明的。但很多情況下飛利浦賣不過別的公司,就是因爲在聚焦市場方面飛利浦做的沒其他人好,所以人家都以爲CD是索尼發明的。因此,聚焦市場在領導力技能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板塊。

第三個技能:尋求更佳方法強化營運

我們以前的運營系統都是員工自己做出來的,完美到一個手冊都有幾十個表格要填,甚至可以拿獎了。但所有系統都要付很大的代價,需要很多人去滿足這個系統。後來我們開了兩天會得出兩個字:簡化。於是我們把系統砍掉一半,報表砍掉一半,什麼都砍掉一半,只留下對我們企業最好的。

這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改進了效率,如果你能夠比競爭對手效率更高,人家開三個小時會還沒結論,我半個小時搞定就去做了,就是效益,這建立在整個團隊不斷追尋更好的方法去做。

2 管人領導力

第一個技能:要求最佳表現

人的潛力非常大,可能你我之間用的潛力只有30%,還有70%沒用。要求最佳表現很重要,如果我100米能跑13秒,但你給他的要求是13秒半,那他永遠跑不過13秒。如果我給他指標12秒,他可能有機會跑到12秒半。所以管理人的第一條就是:所有員工必須盡最大的努力成長,才能突破自己。

怎麼讓員工做到最佳表現?最佳表現不單單是數字,我以前有個華北區經理,很聰明,但在管理上有很多缺口,不過指標都是達標的。可是我們對領導的要求不是達標就行,最佳表現是要他能夠在能力上最好地完成交給他的任務。因此我們最後給了他五條建議,三個月內如果不能滿足就讓他走人。除了不斷要求他,還要給他足夠的激勵。

第二個技能:激勵團隊投入

每個團隊成員都有個人的需求,給錢屬於最底層的部分。海底撈2018年上市,其實2017年的生意只有100個億,但有百分之十的利潤。2018年他有60%的增長,包括營業額和利潤。但它上市的時候是1000個億的市值。他不是各個方面都照顧到,而是在敬跟愛上做到了極致,包括他的員工對待客戶也做到了這點。當員工得到自我實現的機會,就會發揮高水平,應和你給他的狀態。

現在90後的管理,如果不注重這些,是很難管的。因爲90後不需要養孩子、不需要自己供房子,他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他來說,安全和生理上的需要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所以現在成功的企業,比如順豐快遞,就是在歸屬跟自我實現方面做得很好。

你看最成功的企業哪個不是對着人類最頂峯的需求去努力?很多物質方面的激勵是可以有的,比如給錢、股利,不過這遠遠不夠,一定要將非物質的激勵結合起來。

第三個技能:驅動個人與團隊的成長

之前說了領導需要培育、搭建、帶領整個團隊。培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範圍,就是我們怎麼去驅動團隊的成長。我們不僅要學習,還要去理解員工的成長。他通過什麼成長?飛利浦小家電30個辦事處經理每次開會的時候,每個人要把做得最好的一個業務發展方法跟其他人分享。如果我是其中一個與會經理,能聽到二十幾種最好的工作方法,並從中選幾個來幫助我的工作,這是一個明確的經驗管理。很多時候我們要清楚自己的成長記錄,不是要他盲目地讀一本書還怎麼的,而是要理解到怎樣才能幫他成長。

那我們怎麼理解領導力技能是什麼狀態呢?可以藉助這項工具:

左邊是管人的,右邊是管事的,當你把你的技能水平都填進這張圖後,你就能夠發現你的領導力是偏向管人還管事。你還能直觀地知道你哪方面比較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提高。所以總體上談六個領導力的技能非常簡單,但重要的是什麼呢?

海底撈每個人都擁有和表達追求傑出成果的決心,不光是張勇自己聚焦市場,每一個服務員都能做到聚焦市場,觀察客戶需求,想方設法提供服務,開會尋求最佳方法,因爲都是農民,他們要突破自身背景實現成長,追求最佳表現;激勵投入方面,相信大家也很清楚海底撈對員工的激勵;驅動成長,一個農民最後能做到一個大區經理,這是何等的成長空間?去看所有成功的企業,通常六個方面都做得很好。

卓越領導力的十條指引

我離開飛利浦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喜歡做領導力培訓,因爲我覺得改變領導很重要,改變不了領導改變下面是沒用的,但改變領導也沒這麼容易,所以我提出了十條原則,希望用最簡單也最聚焦的能力幫大家改變自己的行爲。

第一條:心意更新,追求極致。

我們不僅要做到內心知道什麼是好的,還要做到言行一致,把內心向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比如我知道信任員工是好的,但我們真能做到信任員工嗎?我們能分清楚是我們的問題而不是他們的問題嗎?一個卓越的企業需要一個卓越的領導,我們首先要求自己做一個高水平的人,才能要求我們的團隊成爲一個高水平的團隊。

第二條:聚焦願景,不斷突破。

如果十年前飛利浦小家電沒有十個產品的領導地位,那他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面,但這十個產品領導地位不是公司給我的指標。願景是一個夢想。公司不會給我這樣的指標,因爲當時全球都沒有哪個國家有十個產品的領導地位,包括總部荷蘭。這是我的夢想,我認爲如果飛利浦小家電在中國要做的好,就必須做到這麼多產品的領導地位。所以我們有這個夢想,有這個心意,才能突破。

第三條:正確價值,成功基因。

我們經常說企業價值觀,口頭說說,都是空談。基因是什麼?是我相信這個東西,並且把他付諸於實踐的內涵。所以我們成功的基因就是我們能夠用這個基因幫助我們團隊成長。其實很多團隊裏的矛盾都是老闆製造出來的,包括政治手腕。很多辦公室的問題都是老闆有一些偏愛的行爲令他的團隊成員不滿,導致不合作。有些時候我們必須富含智慧地去帶領團隊。

我遇到過一個案例,有兩個高管在E-mail上吵架,一個是香港做供應鏈的,一個是上海做華東區的。因爲大家都想讓老闆知道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所以自然也抄送給我了。吵了一段時間後,這個香港高管要來上海出差,我就把那個上海高管叫到我的辦公室說,我只要求你一件事,等那個香港高管來請他喫頓飯。結果喫完飯第二天他跑過來找我說,我們這頓飯喫得很好,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你們都是高管,如果你們都打架,下面還怎麼合作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協作、信任、價值觀、企業文化,都是通過行爲做出來的。

我們以前有個價值觀是坦誠溝通,我問過很多學生(大多是HR),我們的員工真的會把自己想什麼告訴你嗎?或者說我們員工告訴你的真的是他們所想的嗎?他們大多無奈地搖搖頭。如果你連他們的要求,他們的困惑都不知道,又怎麼去管理他們,怎麼帶領他們呢?

我以前內部有個環節叫管理層員工溝通大會,我叫管理層十幾個高管都坐在臺上,然後幾百個員工坐在下面,其實就是提問回答的環節。不過有兩個環節需要特別安排,第一,問題在開會前就提前打好放到收集箱裏,不記名。第二,大會要將每個問題列出來,不能挑,代表什麼問題你都可以問,而且沒人知道是你問的。

當年有很多非常敏感的問題,作爲一個領導,在幾百個員工面前能夠直接了當地給一個說法,信任不就出來了嗎?有人擔心問題太多回答不完,我就說,我們飯可以晚點喫或不喫,但是每個人的問題都必須解答到位,這就是對每個與會員工的尊重。這就是領導的行爲,要有勇氣去面對山石,就能改善很多合作的關係。

黃隆銘在領教工坊私董會談領導力

第四條:堅持使命、持之以恆。

這談我們的初心,企業不只是爲了賺錢,那只是一個結果,如果企業創造不了價值,那誰給你錢賺呢?我們要創造價值,這就是使命。

以前有家投資公司希望投在海底撈身上,張勇拒絕了這份投資,爲什麼?他知道我接受你的投資就要開好多店,但如果我不能培養一個團隊開店來維持我極高的服務水平,我就不會開這個店。這是什麼?初心、使命。使命是什麼?是爲客戶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務,他不能因爲獲得注資就把這個要求降低,把使命丟掉。

第五條:倡導創新,兼循規範。

我們需要很多不同的創新,但在創新之中仍需要規範。我們不能看一些東西好,就否定以前所做的。我們改進、創新,是看到我們不足的地方,然後將這份創新融進我們的運作。有些企業發現某個新系統好,就把它全盤拿過來,很容易把所有東西都弄壞了,弄不好都會回到原點。所以我們不用太過迷信一些很厲害的系統,我們要理解這個系統的優點,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再將它補充進來。所以創新是要有個紀律和規範在的,不能隨意去做,要認識到我們原來體系中好的那些點。

第六條:接納差異,有容乃大。

這條就是有關人才的了。人才不好管,大部分人才都不聽話,不過他對企業有一定的價值。我們用人首先要接納。很多企業家覺得這個人才跟我們風格不一樣,這個人才讓我感覺很不舒服,所以我感覺接納他很困難,但是你不接納他是沒法用他的。我們用的是應該用的人,不是我們喜歡用的人,很多企業家有這個問題,用的都是喜歡用的人,但如果一個團隊裏都是一個風格的人,那這個團隊完了。我們一定要有很多跟我們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看問題,來補充我們的不足。所以這條指的是我們要包容人才,接納差異,之後他纔有可能做的好,才能爲企業創造價值。

第七條:領人在先,管事在後。

這個概念前面提過,先人後事,先把班子、團隊建設好,再去做事。

第八條:優化授權,共享使命。

相信沒人不同意授權很重要,不過怎麼授權呢?今天我要討論到的一個情況就是:給他做不如自己做。就算你自己做100分,給他做只有75分,你還是要給他做,因爲你如果要他做105分,是要交學費的。還有一個情況是,領導應該有更多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情。很多領導,比如以前是做銷售的,他會連銷售總監的事都做了,那他哪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呢?

以前我們高度授權,我下面的主管一個月跟我們談的時間不會太多,那我做的事情是什麼?我負責給出YES or NO,我接受還是不接受,不接受我告訴你爲什麼不接受。所以最後這共享使命,就是結合各個在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做同一件事,而這些專家都是靠你不斷培育,不斷犯錯中前進而來的。另外授權的界限一定要搞清楚,授權之後誰負責什麼一定要區分開來,這樣有問題就知道誰負責。

第九條:慈以待人,嚴以處事。

這是我一個很重要的管理原則跟風格,國內外也很少有這麼樣說的,他們不是慈以待人,慈以處事,就是嚴以待人,嚴以處事。我在團隊裏親和力很大,員工都很喜歡我,我對他們也經常鼓勵,但他們如果做錯事,他們也知道是逃不掉的,我不會放過他們。因爲要一個人成長,你要鼓勵他,同時也要要求他。你單是鼓勵不要求,完蛋;你單是要求不鼓勵,沒勁。這就跟慈母和嚴父的角色缺一不可一樣,想要培養團隊成長,鼓勵和要求缺一不可。

第十條:投入真情,贏取衆心。

做個領導,做任何事,說每句話,你都要看你是給員工鼓勵了,還是給員工打擊了?大家都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你如果在團隊裏僱了一個非常得人心的老闆,你成功的概率會非常大。作爲領導,我相信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重要的,我們每個行爲都不斷在影響着團隊,因此對於我們做的事情要非常謹慎。

其實我離開飛利浦後一直有個使命,就是“創建美好商界,源自領導功力”。其中領導力非常重要,我們只有先改變了領導的領導力,纔會有更多好企業,更多幸福的員工;有很多幸福的員工,就有很多幸福的家庭。我覺得我們從領導力開始努力,能夠創建很多幸福的家庭,我希望大家一塊努力,去創造更好的商界。

作者:黃隆銘,領教工坊領教,領動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原飛利浦小家電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經理

來源:本文節選自黃隆銘於2019年3月在領教工坊私人董事會上的交流分享

導言:張勖龑,領教工坊召集人

編輯:木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