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哐当……”,机车轨道碰撞出的声音在凌晨的车厢中显得异常响亮。上铺大叔的打鼾声、隔壁小哥微微的游戏声、刚上车乘客寻找位置的走动声……。各种声音交杂荟萃在这封闭的车厢中构成一曲火车交响曲。

这已经是我第六次乘坐这列火车开启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旅程了。大学选择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南方,每年几次的南北之旅便成了我的必行之事。三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确实很枯燥很无聊,因此我喜欢坐在窗边看疾驰而过的路景,从北国到南疆,每次我都能欣赏到不一样的美景感受到不一样风光。

2018年8月份是我第一次踏上它,也是我第一次要离家那么远求学。晚上9点多踏上火车,新奇和不安的心情占据了我的内心。第一次坐火车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我感到新奇和新鲜。同时也是第一次要和这么多陌生人共处三十多个小时,我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可是因为我知道这趟车的终点将驶向我梦想中的大学,那个我自己选择的将会实现我梦想的地方,内心的不安便被期待和渴望一点点取代。

和我一样乘坐这列火车前往异乡求学的学子有很多,隔壁车厢的大妈拉着我们几个看上去年龄不相上下的学生问东问西,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交代各种事项。“别老玩手机,那东西对眼睛不好,盯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小张啊,我儿子也是你们那个学校的,他比你大几岁,你到那有啥事情可以去找他”、“你们几个都是年轻人年龄都差不多,坐在一起就是缘分啊,别拘谨聊聊天别老玩手机……”。唠唠叨叨的模样像极了家里的妈妈,这个时候却并不觉得烦,只感觉很温暖很贴心。

大妈家是北方的,但是大儿子儿媳都在南方工作因为工作忙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暑假孙子回家和她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假期,现在大妈要送孙子回家顺便看看自己儿子儿媳。大妈在给我们讲这些事情的时候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的笑。一直在玩游戏的小哥突然加入我们的话题,问大妈:“您这下可是要跨越南北方了呀,饮食习惯啥的可都不一样您能受得了吗?”大妈说:“没事慢慢习惯就行。你们这些小孩年龄还小,等你们为人父母了就知道能跟孩子在一起啥都不重要了!”

我好像突然懂了,在大妈心中许久不见的儿子儿媳是她最深的牵挂,是最重要的,为了孩子们她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孩子们在的地方,一家人在一起的地方便是家。

火车上总有一些特别喜欢分享和唠嗑的大爷大妈,我很喜欢听他们讲述故事感受不同人的精彩生活。上学期开学乘坐的火车上,我的对面是一对父子。70多岁的父亲和30几岁的儿子。他们是在我后面上车的。老爷爷一直小心翼翼的护着他身上的一个军绿色的背包,坐下之后便立马把它抚平,然后从里面拿出了几张照片细细的擦拭观看。我瞥见那是几张黑白照片,像是一群人的合照。我邻座的阿姨轻呼到:“老人家,您以前是当兵的啊!”老爷爷好像特别开心有人能提起他的往事,兴致勃勃的指着照片冲阿姨说:“是啊是啊,以前在河口那里当兵,你看这照片这是我。”老爷爷也递给我一张,一群年轻的面庞映入眼帘,虽然是像素很差的黑白照片但是他们脸上的刚毅却分外明显。老爷爷顺着这张照片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他家是武汉的,在他19岁那年他当兵入伍随着部队来到了河口,雄心壮志的军队生活却因腰伤仅仅三年便戛然而止,这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几十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到过河口,也渐渐和之前的战友失去了联系。老爷爷说他太想那个地方了,这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回去了,他一定要回去看看。还要去找找看当时战友们的联系方式他太想他们了。

老爷爷说虽然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是他们之间的革命友情是深厚的。他还拿出了自己当时的日记本和在部队里发表的文章给我们看。一张张纸被他复印了好几份,他说这是他一辈子的回忆得好好的保存着。我和阿姨拿着仔细阅读,阿姨甚至被其中的某些事情感动的落泪了。那几篇得到上级特批的文章被老爷爷用塑料薄膜覆盖了好几层,我想这一定是他一辈子的骄傲和回忆。老爷爷反复跟我们说:“谢谢你们啊,很少有人能这么拿着我的文章仔细读的,谢谢你们啊!”

对于老爷爷来说部队生活是他最骄傲和自豪的经历,几十年的离开让他分外想念。所以这一次他拖着衰老的身躯也要乘火车去那里看一看,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与思念和即将见到的幸福感相比什么也算不上。

飞机、高铁这些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我还是喜欢那个声音响亮的绿皮火车。长长的车厢载满了旅客也承载了无数个异彩纷呈的故事,无论是夏季里的从北国到南疆还是寒冬里的返航,因为我们心中有一处幸福之地所以火车似乎也跨越了季节行驶在幸福的春天大道。

“ 哐当、哐当……”巨大的声响依旧在继续,可我已经按捺不住我激动的心情收好行李了,因为我马上就要到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