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一位年僅20歲的抗洪戰士倒在了荊江大堤上,他就是李向羣。

20年的時光過去了,他那年輕的笑容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入伍20個月的李向羣隨部隊前往湖北抗洪,在乘坐輪渡時,他爬到車頂上留下了這張照片。由於水性好,李向羣加入了抗洪搶險突擊隊,每次堵管湧,他總是第一個抱着沙包往下跳。

李向羣的戰友王紹:他在扛沙包的時候,總是一路小跑,他邊跑就邊喊,快點啊,加油啊,快點啊,他這種聲音老遠都聽得到。

在彌市鎮太坪口幸福閘搶險中,李向羣三次跳進漩渦不斷的滔滔江水,查堵滲水洞,排除了險情。1998年8月14日,李向羣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爲全團第一批“火線”入黨的戰士。當天晚上,李向羣鄭重地在救生衣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全力以赴。

李向羣的戰友胡純林:喫中餐的時候,手比較髒,抓了一個饅頭,手上還扛着一個沙袋在跑,一邊走一邊喫,我們講李向羣你還是休息一下,喫完再說吧,他說沒事。

8月16日夜間,大雨再次瓢潑而至,李向羣和戰友們又衝上了大堤,此時部隊已經連續奮戰了10天,洪峯一個接着一個,大堤險情不斷,官兵們毫無喘息之機。洪峯過去了,大堤保住了,在雨中奮鬥了六個小時的李向羣病倒了。8月20日晚上,李向羣高燒到40度,頭痛欲裂,第二天早上,他在頭上勒了一根帶子止痛,又到大堤上扛起了沙包。

這一天湖北荊州氣溫達到了37度,驕陽似火,時針指向21日10點30分,李向羣又扛起一袋沙包快速衝向大堤,但就在距離大堤頂部不到一米的地方,他緩緩倒下,這是他人生中扛起的最後一袋沙包。

這是李向羣住院時的病例,在病例中我們發現“鉤端螺旋體”的字樣,這是一種易在水和溼土中存活的致命性細菌,此時這種細菌已經嚴重侵蝕了李向羣身體的多個器官,然而在洶湧咆哮的洪水面前,李向羣僅僅把它當成了感冒。

李向羣的戰友王紹:他還笑着說沒事呢,就一點感冒呢,休息一下,打一針就好了。

然而這畢竟不是感冒。1998年8月22日上午10點,李向羣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李向羣的父母匆匆從老家趕來,卻再也見不到兒子熟悉的笑容。得到兒子已經“火線”入黨的消息,父親李德清替兒子交了第一筆也是最後一筆黨費,並把兩萬元慰問金全部捐給了災區。面對兒子的離去,這位父親向組織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留下來替兒子繼續扛沙袋。

8天黨齡,20個月的軍齡,20歲韶華,成爲李向羣留給人們的最終記憶。2006年9月,李向羣生前所在連隊被授予“李向羣連”榮譽稱號,在一代代官兵心裏,李向羣的模樣,陪伴着他們共同成長。

■來源:央視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