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等單位聯合舉辦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青島港發展成就亮相其中。展覽選用了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的航拍圖片,並配發圖文“青島港是中國第二個外貿億噸吞吐港,2017年吞吐量達到5.1億噸,是1978年的26倍,在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那麼,近幾年來,青島港在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走出去的過程中,究竟步子邁得如何呢?

  據港口圈瞭解,青島港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攜手戰略合作伙伴借船出海佈局全球,把青島港的發展版圖從膠州灣“搬”到全世界。致力於打造國際化碼頭運營商,與俄羅斯聖彼得堡港、美國邁阿密港22個國外港口結成友好港。

  在緬甸,與中石油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合作,爲緬甸皎漂港馬德島30萬噸級原油碼頭提供運營服務管理;

  在意大利,攜手馬士基、中遠海運入股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並與馬士基碼頭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管理瓦多利古雷港集裝箱碼頭和冷藏碼頭;

  聯手中遠海運設立海路國際港口運營管理公司,投資運營阿聯酋阿布扎比哈里發港二期集裝箱碼頭。

  瞄準東南亞、中東、非洲、地中海等潛力大、後勁足的新興市場港口項目,加快推進相關合作項目。

  與馬士基、地中海、達飛等世界級大船公司緊密合作;和招商局、中國遠洋海運、中石油、中國路橋、中國港灣、中交疏浚、海豐、青建等國際化經驗豐富的集團組團出海;與迪拜環球、馬士基、國家開發銀行、中非基金等新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碼頭運營、港口物流、港口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聯手發展。

  青島港不斷推進“內陸港”建設,目前已建成鄭州、西安、新疆等10個內陸港,增強了青島港作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出海口”和“橋頭堡”的競爭實力。

  青島港海鐵聯運“朋友圈”越來越大,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基本形成了“橫貫東西”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線達40條,形成連接日韓、東南亞和中亞的過境物流大通道,海鐵聯運箱量連續3年穩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2016年,以青島港爲主要節點的青島“一帶一路”跨境集裝箱海公鐵多式聯運入選國家示範工程。2017年,青島港國際貨運物流有限公司作爲青島市唯一試點企業,入選交通運輸部確定的無車承運試點企業。

  青島港構築起了聯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龐大海上貿易航線網絡,集裝箱航線總數近180條,位居中國北方港口首位。通過條條航線,青島港跨越近萬里亞歐大陸與世界“鏈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