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結構變化、戰亂及年代久遠等因素影響,世界上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建築結構的古塔——應縣木塔出現了嚴重險情,塔身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扭曲,且日漸加劇。山西省社科院旅遊中心原主任楊曉國研究員說:“應縣木塔不用一顆鐵釘,3000噸木構件,互相咬合構成塔身,千年間歷經地震雷劈、槍擊炮轟,卻至今屹立不倒,這其中確實有諸多未解之謎。

前引

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八百年的文明在一場大火中瘋狂的燃燒,塔尖墜落,屋頂損毀,全世界都在爲巴黎聖母院痛心。

這場大火,給我們留下最刻骨銘心的教訓——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居安思危永遠都是我們對文明最好的守護。

因爲有些無比珍貴的文明正身處在危機之中......

應縣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1000多年前,我國工匠耗時140年,用10萬塊木構件,像搭積木一樣,建了一座相當於20層樓高的木塔。這就是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的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名爲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縣城內西北角的佛宮寺院內,是佛宮寺的主體建築,與意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建築中凝結無窮智慧

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歷940多年,雖歷經了狂風暴雨、強烈地震、炮彈轟擊(塔身上彈痕累累,可以看見嵌進去的彈頭),仍然屹立。它全靠斗拱、柱樑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以50多種斗拱的墊託接聯砌建而成。

山西省社科院旅遊中心原主任楊曉國研究員說:“應縣木塔不用一顆鐵釘,3000噸木構件,互相咬合構成塔身,千年間歷經地震雷劈、槍擊炮轟,卻至今屹立不倒,這其中確實有諸多未解之謎。

梁思成 爲它千里奔波

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 手繪

上世紀30年代,時任營造學社職員的梁思成先生剛剛完成了其著作《清式營造則例》。他在這本書中,對清代宮式建築進行了詳盡的解讀。雖然中華大地上明清建築比比皆是,但尚未見過宋以及年代更久遠的實物,想要完全破譯宋人寫的《營造法式》一書,對於他而言,難度還是很大。

得知在大同以南大約50英里的應縣城裏,有一座建於11世紀的木塔,當地人稱爲“應州塔” 。不辭勤勞來到山西應縣,看到日思夜想的木塔。

他這樣寫道:“塔身之大,實在驚人,每面開三間,八面完全同樣。塔共有五層,但是下層有副階。上四層,每層有平坐,實算共十層。因樑架斗拱之不同,每層須量俯視,仰視,平面各一;共二十個平面圖要畫!塔平面是八角,每層須做一個正中線和一個斜中線的斷面。斗拱不同者三四十種,工作是意外的繁多;意外的有趣!…”

面臨的困境

其實當年梁思成勘探木塔時,木塔早已傷痕累累,但是由於戰亂,修繕計劃被遲遲擱置。

然而,梁先生沒想到應縣木塔在未得營造學社參與的情況下已經“修繕”。自此,木塔便開始傾斜。

受結構變化、戰亂及年代久遠等因素影響,世界上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建築結構的古塔——應縣木塔出現了嚴重險情,塔身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扭曲,且日漸加劇。塔身已嚴重變形,甚至有坍塌的危險!塔身第二層明層有明顯傾斜最大傾角已達11.3度,而世界上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其傾斜角度大約爲5度。現狀 900多年屹立不倒 現只開放一層參觀。

更令人擔憂的是,繼梁思成之後,國內無人敢接手維修這個燙手山芋。國內的頂尖專家也曾討論過維修事項,後均表示這塔還能堅持一段時間,暫不大修而只進行小修小補。蓋因木塔的結構太過複雜,它太脆弱又太寶貴了,如果維修失敗,任何人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雖然自1989年起,我國就開始研究應縣木塔的保護工作,但因種種原因,直到今日,木塔大修工程仍未啓動。現在,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的應縣木塔正在申遺。

文明是需要我們共同守護的,多一份危機感,許許多多面臨困境的文明遺蹟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有時候,語言的力量在面對這些珍貴的人類結晶時,真的有點蒼白無力。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地去行動,用親身實踐去記錄它們,而不是讓它們在原地苦苦等待。

相信我們的文明寶藏定會代代相傳。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

文字:李茂倩

編輯:李茂倩

責任編輯:劉恆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