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姓名:王文韶

字:夔石

號:耕娛、庚虞、退圃

諡號:文勤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時間:公元1830年

去世時間:公元1908年

職業:政務大臣、武英殿大學士

追贈:太保

主要成就:興修水利、開墾農田、興辦學校

代表作品:《宣南奏議》、《湘撫奏議》

王文韶是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公元1830年出生於浙江仁和,祖籍浙江上虞梁湖,字夔石,所以有人叫他王夔石,號耕娛、庚虞及退圃。

咸豐二年,也就是公元1852年,王文韶二十二歲的時候進士及第,此後進入戶部工作,任戶部主事,後遷補陝西司郎中。公元1864年,任湖北安襄荊鄖道鹽運司。公元1867年,經左宗棠和李鴻章舉薦成爲湖北按察使,同年十一月調任湖南布政使。

同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871年,王文韶得以任湖南巡撫之職。七年之後,調任兵部左侍郎,進入軍機處,爲軍機處行走。此後遷戶部左侍郎,1882年升任戶部尚書。

公元1887年,王文韶調任兵部侍郎,兩年後被提升爲雲貴總督。在總督任期內,王文韶多次鎮壓當地農民起義及苗民起義,立下頗多功績。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王文韶於公元1894年被調回京都,命充幫辦北洋事務大臣。光緒二十一年,李鴻章被朝廷任命爲前往日本進行和議的頭等全權大臣。王文韶因此被任命爲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

同年三月,田家莊失守,清軍敗退山海關,王文韶依據軍情緊急,想清廷發出電報,建議宋慶扼石山站,吳大澂退守錦州,以“專力遏賊西竄”。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清廷命王文韶“通飭各營約束兵勇,不得滋事啓釁”。然而當時王文韶卻認爲聶士成等部還是有把握戰勝敵人,所以主站可以一戰。當時朝廷中主和派佔據上位,所以王文韶的建議未被採納,《馬關條約》開始推行。

煙臺換約之時,王文韶隨李鴻章一起前去與日本使者商辦事件。此事過後,王文韶“奏請裁撤北洋海軍武職各實缺”。李鴻章入閣辦事之後,王文韶被實授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在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任期內,王文韶曾經多次疏陳建議加強北洋海防、整頓水師、興辦天津武備學堂、重建旅順大連炮臺。不僅僅是在國防方面,他還多次興修水利、開辦學校、開墾農田,發展生產。他所奏請建造的北洋大學、鐵路學堂、西學水師學堂、上海南洋大學等學堂,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爲國家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謂利在千秋。

王文韶在晚年,官位步步高昇,官至政務大臣、武英殿大學士,位極人臣。公元1908年,王文韶卒,死後諡文勤,贈太保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