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郵件主題爲:徵文大賽+作品名+作者姓名,在參賽稿後註明作者簡介、真實姓名、照片、通訊地址、聯繫電話等,不參賽的請註明。他說的是九嵕山昭陵腳下的山底村,那裏種了大片杏樹,現在花開了,邀我們同學去賞花。

| 第1217期|

杏 花

文/簫聲

杏花在哪裏?

石潭人王說:九嵕山底,杏花如雪,可相聚一賞。

他說的是九嵕山昭陵腳下的山底村,那裏種了大片杏樹,現在花開了,邀我們同學去賞花。但這話只對了一半,邀我相聚是對的。在青蔥歲月,同窗共讀三載,其間情誼終生銘記,只要同學相聚,我是必到的。

邀我賞花卻是錯的。自小生活在窮鄉僻壤,爲果腹計,只識得玉米小麥,對田野中的野花從不知賞,反認爲它佔據了良田,是糧食的大敵,怎肯識它賞它?竟因此對一切花朵都冷漠視之。邀我賞花,恰似跟喬峯談情,讓張飛繡花。

但無論如何,這約是必須赴的。送走合陽同學,攜張先生直奔昭陵而去。

過袁家村,前面就是九嵕山,漸漸成了上坡路,也窄起來,靠東一側已經一個挨一個地停滿了車,真是“出門俱是看花人”。本來就是兩車道,這下更難走了,經常要停半晌才能走一小截。好在兩邊都是杏花,白花花一片,綴滿樹枝,像是落了厚厚一層雪。花海堵車,倒也不覺煩悶。想起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卻在想,落雪的樹林多數人見過,而梨花盛開的樹林見過的人卻很少。岑參用花狀雪,實在不如用雪狀花更貼切。

到東坪村口,左手有一農家山莊。驅車進去,其他人早到了。除頁梁家馬大夫,應韓國總統朴槿惠之邀,前往韓國作國事訪問之外,其他五人均攜夫人如約而至,連石潭人王一家,七家共計十三人。

這是半山腰的一塊平地。稀疏的杏林裏,擺着幾張桌子。石潭人王早爲我們佔了靠崖邊的一張小桌,可以坐着賞花,俯瞰山崖。桌上放了水果和瓜子,幾個同學圍坐着說話,家屬們站在崖邊,談着她們的衣服和養生。頭頂橫着一枝杏樹的粗幹,杏花開得正繁,空氣中暗香浮動。身後的山谷中,一片片的杏樹白花花地裝點在灰暗的片坡上,使得原先荒涼的山谷充滿了生機。置身此地,只覺得胸懷空闊,心情無比輕鬆。

會長和石潭人王閒不住,從各個角度給大家照相。後來一看照片,忽然覺得此情此景非常難得,不亞於王羲之的蘭亭雅集。其實,王羲之他們聚會的會稽山,未必有我們所在的九嵕山好,只是借了王羲之的一支筆,寫下一篇優美的文字,特別是那如有神助不可複製的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才使得他們的聚會永載史冊。我去過那蘭亭,自然是經過後人加工的景點,那山那亭那曲水流觴處,實在稀鬆平常,比起九嵕山滿谷飄香的杏花,遜色不知多少倍。

石潭人王也姓王,也是書法家,我們期待着他也能妙筆生花,寫出無負於九嵕山的書法和文章。

和其他花一樣,杏花,我其實也並不識得。看到一大片果樹上開滿了白花,脫口而出一句“真是千樹萬樹梨花開啊!”幾個同學急忙糾正,哪裏是梨花?分明是杏花嘛。管他呢,誰讓這景象就是我心目中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呢?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今天沒有雨,感受不到沾衣欲溼的灑脫,可楊柳風卻是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一陣急切的山風,吹亂了美女們的頭髮,可身上臉上卻非常舒服,絲毫沒有冬天的刺骨之寒。一羣人悠閒地徜徉在杏樹下,盡情享受陽光的沐浴、花香的浸潤和山風的撫摸。面對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所有人都忘了家長裏短的萬千煩惱,即使林黛玉來到這裏,也會神采飛揚起來的。

楊教授爲了這次聚會,推掉了他的安康之行,此刻酒癮大發。“萍水相逢成一醉,何況同窗好友”, 本來我也是要喝的,奈何和其他幾個都要駕車,只能眼看着教授獨飲。教授酒量大,豪爽善飲,那年聚會,我們的酒仙老宋,就是被他灌醉的。今天我和教授鄰座,負責倒酒,見他須臾之間,已喝去三小壺,而且意猶未盡,話卻已經多起來,就不再倒酒。教授不滿,硬生生從我手裏奪去酒瓶,在拉拽中又倒了半壺。權總見狀急忙起身攔擋,我趁機將桌上的酒杯藏了起來,心中感嘆,教授不復當年之勇矣。

問貓頭鷹近況,說,與後主劉禪相約成都,寄情山水,樂不思秦矣。

忽然想起陸放翁的兩句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兩句詩寫得清新生動,宛若可見,但從沒細想其中曲折。今見滿樹杏花,覺得這兩句詩有些問題。杏花是爲了結出果實的,怎麼能折枝而賣?難道南宋王朝的王公大臣、商旅百姓都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種杏樹不是爲了喫杏,只是爲了用杏花來裝點生活嗎?是宋朝人有閒情雅緻,還是他們的商業意識濃厚?看來,我們總設計師的市場經濟意識也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散漫地喫完飯,驅車去附近的建陵。與昭陵的車水馬龍相比,建陵非常冷清。往建陵的路只能容一輛小車通過,會車都要到退到寬闊處。建陵所在的山叫武將山,底下向南有一深溝,溝上兩側各有一排石人,文東武西,手持笏板,陪伴着唐肅宗。有幾個石人已經半截埋入土中。前面不遠處,有幾間舊房,掛一個牌子——建陵文管所。那小門也關着。我們一行人的到來,絲毫沒有引起文管所的關注。不由得感嘆,活着雄才大略的人,死後的號召力也強於庸庸碌碌的人。

要離開禮泉了。你要問我杏花長什麼樣,有幾個花瓣?我只能說,杏花如雪,酒香襲人。你要問我禮泉怎麼樣?我正好借用會長的一句話,山美水美人更美。

作者簡介

簫聲,陝西興平人,公務員。

編輯︱趙曉萍 審稿︱洪雄利

【壯美昭陵】“最美鄉愁看禮泉”遊記散文大賽徵文啓示

徵文主題

陝西省禮泉縣,是一處人傑地靈,風光奇異的地方。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園-唐昭陵;有西北最大的黃土斷裂人工湖泊-泔河;有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涇河大峽谷;有新時代農村發展的風向標“關中風情袁家村”;有中國書法碑林的昭陵博物館;有萬畝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的花海;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水果……禮泉的美,需要用你的眼去審視,用你的心去體驗,用你的筆去描繪!

徵文要求

1.內容緊緊圍繞主題去展開,充滿真情實感;中心明確,語言樸素自然、生動優美;從不同的角度、層面描寫禮泉風光、風味、風土人情等。

2.題材爲遊記散文,散文數字控制在2000字以內,投稿附3-5張照片。

3.每位參賽者只能限投一篇原創文。

評獎及獎項設置

參賽作品需閱讀量過2000,留言量過50纔可參與評獎,在徵文截稿後,將邀請作家、評論家、編輯等組成評審委員會,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進行評獎。

本次徵文大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價值1000元獎品+獲獎證書;

二等獎2名:價值500元獎品+獲獎證書;

三等獎3名:價值300元獎品+獲獎證書

投稿方式

1.郵箱投稿:參賽作品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至電子郵箱,字體爲三號楷體。:[email protected],謝絕紙質來稿。郵件主題爲:徵文大賽+作品名+作者姓名,在參賽稿後註明作者簡介、真實姓名、照片、通訊地址、聯繫電話等,不參賽的請註明。

2.微信投稿:13468916590.徵文+正文+簡介+照片。在參賽稿後註明作者簡介、真實姓名、照片、通訊地址。

3.大賽徵文時間:2019年4月15-5月15日。

參賽須知

1.稿件要求原創、首發、嚴禁抄襲;投稿署名應爲合法著作權人,嚴禁署名有搭車行爲。來搞一經刊發,視爲作者已將作品如下權利轉讓本組委會。

2.對於1中的須知,如果發生相關爭議或侵權,由參賽者自行解決和承擔法律責任。主辦方由此承擔任何責任的,有權向參賽者進行全額追償。

3.本次徵文不收參賽費,所有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

5.聯繫人:趙曉萍13468916590(僅接受微信諮詢,備註請註明“徵文大賽”諮詢)。

徵文公示

徵文活動結束後壯美昭陵文化藝術平臺屆時將公佈獲獎名單

主辦:禮泉縣文物旅遊局

承辦:壯美昭陵文化藝術平臺

2019年4月15日

壯美昭陵》原創文化藝術微刊

作品要求原創,未經網絡平臺發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