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30日,晚上十一点多,刚准备入睡,隔离人员的家属送来衣物,起床、穿上隔离服、带上口罩帽子,消杀。平时这些操作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后却难度加倍,对自己的体力和专业都是很大的考验。

1月28日,抵达医学观察点的第一夜,全体失眠。

1月29日,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造成全身肌肉酸痛,深夜,只听到“老妈”强忍着的唏嘘声。

1月30日,晚上十一点多,刚准备入睡,隔离人员的家属送来衣物,起床、穿上隔离服、带上口罩帽子,消杀……忙完活,已是凌晨两点多,三个人面面相觑。

医学观察点,我们已在这里度过了三个不眠之夜。24小时的值守,没有一个人放松警惕,疫情防控、报告、宣教、培训、消杀……我们三个“女汉子”在这里是全能型选手,紧张忙碌的工作让我们觉得身上这身白衣战袍熠熠生辉,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吧,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路珊珊,高新区医学隔离观察点需要院感专员,你可以吗?”

“我可以!”

面对主任的询问,没有思考,我立即肯定地说。

院感是什么?院感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存在,在疫情发生时,院感更是挡在病毒与一线医务人员之间的一条安全防火墙,选择了院感这条路,就是选择了无惧与抗争。

匆匆回到家,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跟家人简单告别后,我就立即赶往观察点。佟瑜护士长和马美娟副主任医师也已抵达。空气物表消杀、接运隔离人员、医学评估、心率监测、健康指导、心理疏导……我们的第一天,忙碌而紧张,争分夺秒、严谨细致是我们的行动宗旨。

“所有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必须严谨、精准,一定要做好防控。”身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我深知感控在此刻的重要性。

“放心吧,我们都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老妈佟瑜和马美娟副主任医师坚定地说着。我们三个握紧了彼此的手,互相加油鼓劲,感觉勇气在胸膛里回荡。

难度加倍,体力与专业的双重考验

穿上隔离衣,带上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整个人都像是装在了套子里。听诊、测体温、询问症状……平时这些操作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后却难度加倍,对自己的体力和专业都是很大的考验。

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不脱下隔离服,上厕所就成了一种奢望。脱隔离服,摘口罩,脱帽子,取防护镜,拿掉手套;再穿隔离服,戴口罩,戴帽子,戴防护镜……一整套流程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紧张的防护用品。我们三个人不敢多喝水,只能晚上回到休息室的时候再补充点水分。

此外,我们还要为隔离人员运送一日三餐、调试电视信号、处理垃圾……在这里,我们变成了全能型选手,是观察点里的万金油,哪里需要补哪里。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摄水量不足,晚上休息时我有些虚脱了,感觉脑子都有些发蒙。深夜里,躺在床上,就听到隔壁老妈强忍着的唏嘘声。

众志成城,我们共同抗疫

“小姑娘,谢谢你,辛苦你啦!”

“马医生,你的眼睛真漂亮!”

“老妈,赶紧去歇会吧,别忙啦!”几天忙碌下来,隔离区的人和我们都熟识了,他们会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有时候还会夸奖或善意地“调笑”我们。

“你们害怕吗?”

闲暇之余,我问起一个小伙子。他春节前刚坐了飞机,因同机人员中,有一例确诊新型肺炎的武汉乘客,因而被集中隔离。

“怕什么,不是有你们吗?”

全心全意的信任,让我顿时心里暖暖的。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看客。阴霾总会过去,阳光依旧灿烂,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同面对,我们终将会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高新区医学观察员:路珊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