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是花捲、臊子湯。第二天是包子、蝦米紫菜蛋花湯。1月30日、31日,連續兩個晚上23點多的時候,在蘭州天水北路高速口檢疫卡口點上,有一家三口會爲值班值守人員送去自家做的熱乎乎的飯菜,但堅持不留名、不讓拍照,只給大家留下了滿滿的愛和感動。2月1日,記者得知此事後,深夜來到卡口點守候,想採訪好心人、想聽聽暖心的故事。

連續兩個晚上準時送飯的一家人

自從全市打響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高速路口是重點區域,也是城市第一道防線。天水北路高速口是我市目前車流量最大的一個出入口,檢疫工作任務艱鉅且繁重。在這裏,有來自公安、交警、交通、衛生等相關部門抽調的精兵強將,24小時輪班堅守,開展車輛監測、登記、消毒和人員體溫的測量等工作,爲人民守護城市的東大門。

2月1日凌晨1點,風很大、氣溫很低,既使穿着厚厚的棉服和防護服,依然凍得打冷顫。執勤民警陸宗波走進值班崗亭時,被一陣飯香吸引,“又是昨天那一家三口送來的飯菜?”陸宗波拉了一下口罩問正在喝湯的同事,“是啊,蝦米蛋花湯,還有包子,熱乎的,趕緊來喫兩口。”同事招呼着,飢腸轆轆又渾身冰冷的他趕緊舀了一碗湯,就着包子大快朵頤起來,“嗯,真香!”

“包子是粉條豆腐肉餡兒的,湯是紫菜蛋花湯,他們送了兩大鍋,還用保溫袋和保鮮膜包着,熱乎乎的。”陸宗波告訴記者,這頓意外而特殊的宵夜已經連續兩天出現在值班崗亭了,每天夜裏23點左右,熱心的一家三口就端着飯菜過來,第二天早上再把鍋和勺子拿回去。一來一去話不多說,也不留名、不讓拍照、不給聯繫方式。這讓大家心裏暖暖的,也對這種做法肅然起敬。

“感動,心裏說不出的滋味。明天早上我八點執勤,當他們來拿鍋的時候應該能見一面,真想跟他們拍張照,留個紀念。”陸宗波迫切的想見到這一家三口,當面說句“謝謝”。

“這是羣衆對我們的認可,也是最大動力”

2月1日晚上22點半,記者來到這個檢疫卡口點的值班崗亭,當晚的值班民警是陳官營軌道派出所副所長範愛民,一見面他就告訴記者,這一家三口給夜班執勤人員送宵夜的事情已經在全市檢疫卡口點傳開了。因爲是輪崗的原因,範愛民還沒見過他們。“老實說,我既希望他們不要再爲我們受累,但又很期待想見到善良熱心的一家人。”

範愛民打開手機裏的“檢疫卡口長微信羣”,裏面有同事偷偷拍攝的一家人給大夥兒送宵夜的視頻,視頻中夫妻倆和初中生模樣的男孩戴着口罩,很樸實的樣子。“我們就住高速路口旁邊的樓上,在二樓,從窗戶裏能看到你們。我兄弟就在東崗交警大隊,聽說你們夜裏執勤很辛苦,特意給你們送些喫的。”視頻中孩子的父親說,本來想多買點花捲,但是找不到地方買,就把家裏僅有的花捲全都拿來了。

視頻被髮至微信羣后,大家除了紛紛點贊,剩下全是感謝的話:“感謝一家三口,寒夜送暖。真的讓我們感動!疫病無情人有情,不是親人勝親人!”“昨晚還是這一家三口,又送去的包子和雞蛋湯,真的是很感人,我們心裏都熱熱的,這是羣衆對我們的認可,也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大家加油!”

圖:寒夜裏,24小時爲我們守護城市大門的執勤人員。

“有很多羣衆關心我們,與我們在一起戰鬥”

“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有很多羣衆關心我們,與我們在一起戰鬥。”範愛民笑着說。連日來,送愛心的不僅這一家三口,他們還收到了一對來自馬來西亞的父女送來的25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來自甘肅省商務廳送來了200箱方便麪,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檢疫組送來了口罩、棉被、酒精等物資。

圖:深夜堅守的值守人員喫上了熱乎飯

據瞭解,不僅天水北路高速路口檢疫卡口點收到了愛心物資和食物,在全市其他檢疫卡口點上也收到了羣衆的捐贈,比如熱心車主爲韓家河卡口點送去飲料,還有不少市民和單位組織爲其他卡口點的執勤人員送去物資。

“疫情阻擊戰裏少不了醫和警,隔離牆擋不住民愛警,全民齊心按方把藥抓,我不信冠毒能逍遙。”陳官營軌道派出所教導員張立英還特意寫了一首詩來讚揚這些送愛心的市民和企業。

2月1日晚上,記者一直等到凌晨12點,雖然沒見到熱心的一家人,但他們的愛心故事卻像一股暖流,溫暖着寒夜裏爲我們守護城市大門的執勤人員。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蘭英 趙雨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