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如何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機構稱經濟基本面不會逆轉)

[ 目前,市場人士普遍認爲,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且短期,從非典到埃博拉,疫情不會帶來市場長期趨勢的逆轉,一旦流行病大暴發的風險消退,投資者或將迎來一個進場機遇。 ]

週一(2月3日),亞太市場明顯低開,但接近午盤時跌幅逐漸收窄。其中,日經225指數早盤低開1.43%,最終收跌1.01%,報22971.94點;韓國KOSPI指數也由早盤時下跌1.53%收窄至微跌0.01%。此外,富時馬來西亞、富時泰國指數的跌幅都在0.3%左右。

目前,市場人士普遍認爲,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且短期,從非典到埃博拉,疫情不會帶來市場長期趨勢的逆轉,一旦流行病大爆發的風險消退,投資者或將迎來一個進場機遇。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出於政策有效對沖的考慮,中國和全球的經濟基本面並不會因疫情而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全球經濟基本面不會發生根本逆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賴斯(Gerry Rice)公開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只是暫時的。“疫情恰逢中國春節假期,這本是消費旺季,疫情的出現給出行、消費等領域造成一定影響,給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但賴斯強調,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不用擔心疫情會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不利。

“考慮到當前疫情影響下企業自身加大資本開支的意願和能力會有所下降,我們認爲政府未來會在信貸、財稅以及產業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密切關注疫情變動和政策節奏的發展,此前我們預期的 ‘政策前置’可能會升級爲 ‘政策加碼前置’。”章俊說。

一方面在貨幣政策上,央行不僅及時於開市第一天進行1.2萬億(淨投放1500億)的公開市場操作,還對7天與14天的OMO利率分別進行了10bp的下調,通過貨幣政策穩定市場信心的意味明顯,預計MLF和LPR利率均會在本月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以穩定企業和市場生產經營預期。同時,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發文,30條舉措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央行還會推出3000億低成本專項再貸款,在政策定點扶持下,企業融資和現金流情況受到疫情影響將得以降低。

另一方面,章俊表示,此前財政政策上的減稅降費對企業成本帶來了一定優化,在疫情的進一步拖累下,財政部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赤字率,加大基建支出,並對受影響最大的行業進行臨時稅收和費用豁免,例如酒店和餐飲、旅行服務、運輸和零售業務等,以此對沖疫情對經濟活動的負面衝擊。

此外,在微觀產業政策上,發改委表示將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並且對於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予以收儲。短期內市場需求的下滑將由政府予以補充,企業此前爲春節後開工進行的備貨囤積並不用過於擔憂產量過剩。

“站在中國的角度,在疫情暴發之前,政策制定者就已經通過加快專項債發行等政策前置措施,以加大逆週期調節穩增長的力度。”章俊表示,疫情暴發之後,中國已迅速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來進行疫情防控,若工廠停產時間未被持續延長,且政府能夠在未來兩個月內遏制疫情蔓延,同時政策制定者通過加快基礎設施支出和實施其他形式的政策支持來減輕經濟影響,那麼我國一季度GDP增長雖有暫時性下滑,但整體幅度將較爲可控。

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利好美股

從全球來看,過去一週,宏觀數據喜憂參半。壞的方面是,美國2019年四季度實際GDP年化環比增速2.1%,雖然與上季度持平,但其中內需部分(消費+投資)繼續放緩,2.1%增速中1.5個百分點來自淨出口,而這又是因爲進口偏弱導致逆差收窄。歐元區2019年四季度環比上漲0.1%不及市場預期的0.2%。

好的方面是,1月歐元區、日本和英國製造業PMI和美國主要地方製造業PMI反彈。另外,新興亞洲市場中,韓國等公佈的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均出現改善。

中金宏觀在最新報告中分析稱,在全球增長正在尋底的過程中,新型肺炎疫情可能對全球一季度需求造成一定的負面衝擊,但改變週期走向可能性目前不大。從對中國內地需求敞口占自身GDP比重角度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經濟體受負面影響相對更大。中金宏觀預計,依賴中國旅遊、與中國產業鏈深度整合的亞洲經濟體,以及對中國敞口較大的大宗商品出口國如巴西、俄羅斯等,未來一段時間均可能迎來貨幣政策寬鬆。本週四,巴西央行有望率先降息,週五俄羅斯央行也有望降息。

此外,隨着美債收益率曲線再度倒掛,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

1月20日以來,全球金融市場調整幅度較大,金融條件緊縮。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31個基點至1.51%,低於3月期的1.54%,曲線再度倒掛。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再度升溫,也帶動美元走弱。

中金宏觀分析稱,目前市場已經完全納入了美聯儲今年7月降息一次、全年降息兩次共50個基點的預期。歷史上看,2003年SARS時期,美聯儲曾經在當年6月25日降息25個基點。另外,美聯儲1月會議上表示未來三個月將放緩資產擴張節奏。中金宏觀預計,如果市場緊張加劇,美聯儲甚至也可能邊際上調整這一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