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家在貼春聯、年畫的同時還要貼五福,這是一種用彩紙鏤空,裏面用刀刻出好看花紋和祝福文字的長方形紙製品。年畫的花樣再怎麼多,一對門神必不可少。

進入臘月,年味漸濃。年畫是新年的眼睛,被稱爲“喜畫”,飽滿,祥和,流光溢彩,洋溢着華麗的氣息,讓年充滿了喜慶味兒和人情味兒。此時的集市被裝扮一新,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幅幅年畫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買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山西米家大院 米廣弘/攝

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把房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在正室、臥室、門上以及竈前張貼年畫。人們的居室因爲有了鮮亮的年畫點綴,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懸掛、張貼年畫也成了辭舊迎新的分界線,是歡樂祥和的里程碑,縱然是拮据的人家,也一定要買幾張年畫,買了、貼了,家纔是家,年纔是年。

年畫分爲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幾乎每幅年畫都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成爲見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如《和合二仙》《老鼠娶親》《鍾馗捉鬼》《穆桂英掛帥》《大鬧天宮》等。雖然題材不同,但每幅年畫都花花綠綠的,特別好看,桃紅、大紅、天藍、葡萄紫、檸檬黃、天青、水綠等色在一張紙上匯聚,耀人眼目。

年畫的花樣再怎麼多,一對門神必不可少。因爲門神可驅邪迎祥,護佑全家平安。除去神荼、鬱壘的門神形象,還有秦叔寶、尉遲恭等武將形象的門神。此外,還有寓意吉祥的《連年有餘》,畫面中心一個白胖的小子,穿着大紅肚兜,胸前佩戴如意長命鎖,手持蓮花,抱着一條大紅鯉魚,一副歡笑可愛的樣子,象徵着人丁興旺、豐盛有餘。

買年畫買的是心情,貼年畫卻能貼出年的氣氛。貼年畫前,大家總要將屋裏屋外仔細打掃一番,貼的樣子很虔誠,好像不是在貼年畫,而是在把自己的希望全部貼在那一扇扇大小不一、齊整對稱的門上。貼過年畫的屋子,頓時洋溢着溫暖的氣息,溫馨祥和的小院裏,年的味道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老家在貼春聯、年畫的同時還要貼五福,這是一種用彩紙鏤空,裏面用刀刻出好看花紋和祝福文字的長方形紙製品。五福多貼在春聯橫幅的下面,迎風飄動,煞是好看。年畫、五福、春聯貼好了,到處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兒時春節常常大雪紛飛,在瑞雪的映照下,一個紅紅火火的春節就在花花綠綠的年畫的烘托下燃燒起來,暖遍了每個人的心房。

年畫,其構圖豐富,色調豔麗,充滿獨有的精緻與秀美。知名的桃花塢年畫是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一幅畫要套四五次甚至十幾次色,還要經過描金、掃銀、敷粉等工序。看着那些純手工的精細製作,深諳了年畫或者說是民間木刻藝術的精妙絕倫。

一張張年畫如一縷縷春風,使平淡的日子一下子變成了色彩斑斕的樣子,也給辛苦奔波一年的人們無限希冀。很少有人計較年畫的內容細節,在意的是它帶來的新氣象、新色彩,誇張也好,渲染也罷,反正使每家每戶都熱氣騰騰,喜氣洋洋。因爲有了年畫,即便春節過去很長時間,喜慶的氣氛和快樂的心情仍會長久延續。

年畫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把傳統技藝與現代文化相結合,讓年畫越來越多傳統IP在當代實現全民認知與共享,大力弘揚傳統優秀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