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立春,春餅喫起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裏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之後,白晝逐漸變長,氣溫開始升高,大自然的"冬眠"就要結束了。在民間,立春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迎春、打春等儀式來慶祝,而在飲食上,也有喫春餅、蘿蔔"咬春"的習俗。

今天立春喫春餅,原來習俗是這樣來的!

今天立春喫春餅

立春先"迎春"

爲了迎接春天的到來,在立春這一天,民間會舉行"迎春"、"打春"、"報春"等活動。

清代《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此外,民間一些偏遠地區如今仍保留着"報春"的習俗。立春當天,有人手敲鑼鼓,唱着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其意在提醒人們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立春日"迎春"的習俗,體現了古人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祈盼。

"咬春"喫春餅

除了"迎春""打春""報春"等儀式。"咬春"則從飲食上體現了人們對於春天的希冀。相傳,歷史上最早的"咬春"飲食是"五辛盤",由五種辛辣的食物拼成盤,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如今,人們立春這天多喫春餅、春捲、蘿蔔等。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曰咬春。",而對於立春這天喫蘿蔔的原因,民間有說法認爲喫蘿蔔有助於解"春困"。

此外,春餅也是重要的立春飲食。春餅是一種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相傳,喫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方喫春春餅要卷芹菜或韭菜,認爲喫了會使人們勤(芹)勞,生命長久(韭)。

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同,講究用燙麪烙,薄到透亮,十分筋道。餅裏蘸點甜麪醬,夾上菜,卷好就能開喫了。喫春餅講究從一頭喫到另一頭,寓意"有頭有尾"、闔家歡樂。還有些地方將卷好的春餅油炸,稱爲"春捲",也是"咬春"的一種經典美食。

新京報記者劉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