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陽春三月“下江南”,當坐火車,一路上山花爛漫,青山綠水,風光無限。清明一過,蘇州稍許安靜一些,平江路上早晚仍舊熙熙攘攘。(蘇州 平江路)
對蘇州的想象是拙政園的造園的巧妙絕倫(蘇州拙政園)
山石、草木、水景、亭臺的自然鑲嵌(蘇州拙政園)
還是影視劇《都挺好》裏的同德裏,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石庫門依然住着人,或者茶館裏聽評彈,一晚上免不了聽上5回《戰長沙》,讓藝人們哭笑不得。小館子門口也放着評彈小曲,牌子上註明《都挺好》裏拍攝過的蘇式糖粥(蘇州同德裏)
有雅興的,會夜訪網師園,看一場真正花園裏的《遊園驚夢》(蘇州網師園崑曲)
源於蘇州崑山的崑曲,在如詩如幻的園子裏演繹,有種不真實的感覺(蘇州網師園崑曲)
若嫌城市味太重,不遠的甪直古鎮,葉聖陶的故鄉,像小家碧玉一般,清新的存在(蘇州甪直古鎮)
每天下午一點到三點上演的宣卷——當地評彈,吸引了一屋子的鄉民聽書(蘇州甪直古鎮)
姑娘們愛上紅妝(蘇州甪直古鎮)
午後,人們在河邊喫着小菜、螺絲就酒。即使在春天,落葉滿河池,鄉民划着老式木船,網撈着河面的敗葉(蘇州甪直古鎮)
而我最愛耦園的九曲橋(蘇州耦園)
滄浪亭外的水榭(蘇州滄浪亭)
但無論是春光明媚(蘇州平江路)
還是煙雨朦朧(蘇州平江路)
那水、那橋、那船都是愛(蘇州滄浪亭)
帶不走的風光,變成一盒青團,把那份甜蜜美好記在脣齒與腸胃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