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雖然飛機客艙空氣可能比你家還清新,坐飛機還是要戴好口罩)

記者 陳曉雙

飛機客艙空氣可能比你家還清新,但還是要戴好口罩

隨着返工潮開啓,許多乘客擔心交通工具的安全問題。乘坐封閉的飛機,是否有傳染病毒的危險?

據波音介紹,客艙雖然密封,但艙內空氣並非凝固不動,流動性甚至比一般的室內環境還要強。

在絕大部分現代機型中,發動機會不斷吸入外界新鮮空氣,經由特殊系統調節到適合乘客的空氣壓力和溫度,再供應到客艙。

同時,艙內空氣約有50%會被循環利用,這部分空氣需要經過高效粒子空氣濾(HEPA)系統的處理,該系統對典型病毒大小範圍內的顆粒(0.01至0.2微米)過濾效率超過99.99%。相關測試證明,HEPA能夠提供符合醫院手術室標準的空氣。

飛機客艙空氣可能比你家還清新,但還是要戴好口罩
圖片來源:波音

此外,空客還表示,其機型會將過濾後的再循環空氣和外部吸入的新鮮空氣混合後,在客艙內自上而下流動,從頭頂行李箱的上方或下方(視飛機型號而定)進入客艙,再從底部(客艙地板的高度)被抽出,這一設計有助於防止客艙內空氣前後流動。

此外,盥洗室和廚房區域的絕大部分空氣是被抽出並直接排出飛機的,不會再次進入客艙區域(不進行再循環)。

空客方面表示,旗下系列機型客艙中的空氣平均每3分鐘即可全部更新一次,遠高於人們在其他室內環境中的空氣流動頻率,向乘客提供的空氣量約爲他們呼吸所需空氣的80倍。

飛機客艙空氣可能比你家還清新,但還是要戴好口罩
圖片來源:波音

不過,雖然飛機客艙內的空氣經過高標準過濾和清潔,但乘坐飛機時,乘客之間的距離可能非常靠近。因此,爲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每名乘客仍需考慮使用適當的防護措施,比如佩戴口罩等。

爲了更好地防範疫情,國內航空公司也不斷升級防疫措施,降低客艙傳播風險。

其中,南航從1月28日起在餐食、機供品、休息室等作出調整。在餐食方面,國內航班和計劃飛行時間4小時以下的國際航班,全艙全時段調整爲紙餐袋和小支瓶裝飲品;四小時以上國際航班,全艙熱食只提供一種選擇。機供品方面,耳機、報刊雜誌等停止配備;全艙配一次性餐具。

海航採取的措施包括:在國內及短程國際航線上配餐時段僅提供簡餐(漢堡或三明治),短程國際航線取消境外配餐:所有餐具、酒具、杯具調整爲一次性用品;僅提供獨立包裝的礦泉水等飲料;暫停提供報刊雜誌、耳機、毛巾、毛毯服務;暫停使用淋浴間、按摩椅、商務區電腦等公共設施。

深圳航空、廈門航空、中聯航等也紛紛做出類似舉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