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受疫情影響,物流配送效率下降,部分線下母嬰門店也受到波及。寧波一家母嬰店的店主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目前有些品牌奶粉已經缺貨,包括貝因美、澳優等。"

對此,一家奶粉企業高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母嬰店缺貨的現象,主要在疫情控制比較嚴格的地區,"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可能出現了問題,這對消費者和母嬰店都會造成一定困擾。

部分地區奶粉供應受阻

"大的奶粉品牌都有不少系列,每個系列有1-4段,有一個段位缺貨,就會造成食用該段位的嬰幼兒斷奶。"上述寧波母嬰店主告訴記者,"出現缺貨,主要是物流的原因。奶粉工廠到當地經銷商的物流,以及經銷商配送到門店的路徑都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出現暫時缺貨、斷貨現象的主要集中在小型母嬰店、經銷商,且這些門店位於疫情管控較爲嚴格的城市。"大型連鎖母嬰門店貨源比較充足,樂友門店奶粉的供應正常,主要是春節前囤了一批貨。"大型連鎖母嬰店樂友孕嬰童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部分母嬰店缺貨的情況,有收到反映。"貝因美總經理包秀飛告訴財聯社記者。君樂寶相關負責人也介紹稱,"有一些反饋,嬰幼兒奶粉是嬰兒口糧,我們採取了相近相鄰間區域互相調撥的緊急措施。"

澳優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整體還好,個別地區存在缺貨現象,具體根據各地的疫情情況而定,因爲有些地方封城了,人貨都進不去。"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爲,部分地區、門店暫時缺貨,不會是全國性或整個行業存在的情形。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節前一般會貯備1-2個月的奶粉。

"奶粉廠家在年底通常爲了去庫存和本年度的財務數字等,會向經銷商、渠道商進行壓貨,經銷商也同樣會向各門店壓貨轉移壓力,所以,短時間內經銷商及門店不會缺貨,按過往情況看,年底前這批壓貨要在2-3個月才能銷售完畢。"王丁棉說。

有專家表示,隨着疫情的逐漸緩和及物流的緩解,部分城市母嬰店缺貨的現象會得到解決。

企業推出應急方案

針對暫時缺貨情況,上述寧波母嬰店店主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貝因美、澳優、君樂寶、惠氏等品牌正在找相應的解決方案。

"貝因美將會和政府申請開通物流,送貨上門以解決門店暫時缺貨現象,同時加大電商生意。"貝因美方面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一位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在浙江會有各級疫情防控中心辦理通行證,可能馬上開通線上辦理。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爲,缺貨的問題所在就是物流,如果僅是加大電商,仍會面臨物流問題,無法送貨,說到底,還是供應鏈的問題。

澳優方面告訴記者,"內部在積極溝通調貨和發貨的相關事宜。"君樂寶方面則強調,該公司春節期間一直在生產,並加大生產量,以確保供應。

據瞭解,達能紐迪希亞還推出"無接觸送貨上門服務",全國各地銷售門店的工作人員連接最後一公里,爲不便出門的消費者送貨上門。

"疫情發生之後,在各地政府的協調和支持下,伊利保障了從生產到渠道到物流的暢通。目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開啓送貨上門服務,尤其在湖北省各市縣、鄉鎮,以及某些交通管制車輛不能通行的地區,會有工作人員徒步送奶粉。"伊利金領冠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

"雖然目前部分地區出現奶粉缺貨現象,但生產企業應對市場進行分析與預判,重新調整生產計劃,不要盲從過量生產而造成產品積壓,從而加大庫存壓力。其次,就當下疫情嚴格防控時期,在貨運出不去的情況下,希望政府能提供運輸方便。"上述不具名業內人士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