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益海嘉里餐饮发展联合倡导的“中华节气菜”概念率先在北京发布。2019年4月1日,由益海嘉里餐饮发展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中餐名厨专业委员会和《餐饮世界》杂志社承办的“2019中华节气菜华东区座谈会”在金龙鱼大厦成功举办。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饮食有着特殊的情结。饮食,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温饱,更是一门生活艺术、一种流淌于血液中的记忆、一种融合水火、浓缩人生的文化与哲学。中华节气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智慧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缩影。

2019年4月1日,由益海嘉里餐饮发展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中餐名厨专业委员会和《餐饮世界》杂志社承办的“2019中华节气菜华东区座谈会”在金龙鱼大厦成功举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王慧敏、益海嘉里餐饮发展总监叶斌、益海嘉里餐饮发展市场总监杨滨、中国烹饪大师徐步荣、张献民、侯新庆以及包括12位中国青年烹饪大师、名师在内的行业精英参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硕主持会议。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对以中华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中餐烹饪为代表的技艺传承应常怀敬畏之心,不仅保护传承,更要将之发展。每个餐饮人都应担起餐饮文脉传承者的重担,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一道经典的菜品,历经几十年市场的检验,今天仍受到顾客的喜爱,就是最好的发展,而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又是最好的传承。中华节气菜不仅是对餐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重要是树立文化自信。认准这个方向,脚踏实地,坚持下去,中华节气菜做为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更要传播到全世界。

益海嘉里餐饮发展市场总监杨滨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中华节气菜的成因及意义。作为中国粮油餐饮行业中的知名品牌,益海嘉里餐饮发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与弘扬。“中华节气菜”餐饮体系的创立,结合节⽓寻找美⾷,让百姓们感受时节于餐桌上的韵味,让百姓吃出美味、吃出营养、吃出⽂化。中华节⽓菜作为中国饮⾷⽂化的代表,在惠及于民的同时,更是将中华民族的饮⾷⽂化继承与弘扬,将提升全世界对中华饮⾷⽂化的了解与关注。

江浙沪三地的12位烹饪大师、名师结合地域特色分享了中华节气菜在餐厅经营中的新亮点新特色。大家表示餐饮人应该重视中华节气菜,不要简单的把它看是不时不食,节气养生强调人和着自然的节拍,根据不同的节气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饮食与精神,这对强身健体具有积极作用。中华节气传承久远,播布广泛,文化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反映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尊重生命节奏,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并充分利用自然之物,利于可持续发展。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益海嘉里餐饮发展联合倡导的“中华节气菜”概念率先在北京发布。中华节气菜是指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规律,以“阴阳平衡”、“五味调和”为核心理念,敬畏天地,珍爱生命,尊重食材,以多样化的烹调技法,打造具有鲜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菜式体系。

同期举办的“2019中华节气菜大师SHOW” 备受关注,《光明日报》、《中华网》、《中国食品报》《北京商报》、《网易》、《中新社》等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中国网+》对三天活动进行直播,单日观看突破百万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