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瑞安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滕海清,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旅长、师长、纵队司令员、第2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代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西进、朝阳集、宿北、白塔埠、淮海、解放舟山等战役战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指挥果敢,屡建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滕海清倏地站起来说:“连长,打仗就是你死我活,要害怕,就不来当红军了。”

1909 年3月,滕海清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褚鸡石村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困,滕海清7岁给地主放牛。8岁时,读书不到一个月,便被迫辍学了。及稍长,滕海清瞒着父母,偷偷跑到皖西霍山县,冬、春两季帮人下窑烧木炭,夏、秋两季打零工,开始艰难的独立谋生。

1929年11月,六霍起义爆发。目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滕海清毅然赶到霍山县大花坪参加了游击队,他在战斗中勇敢冲锋,表现出色,受到游击队领导的表扬。1930年5月,红1军在商南以第32师一部和当地游击队、赤卫队组建独立旅,得知消息后,滕海清要求到商南参加红军。得到批准后,8月初,滕海清带领3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了红1军独立旅。1931年1月中旬,红1军与红15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湖北省麻城县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辖第10、第11师和独立团。滕海清被编到第11师第32团5连当战士。1月下旬,红4军在麻城县北部磨角楼打了一场恶仗,歼国民党军 1000余人,缴枪1000余支,但自身伤亡也很大。战后第二天,连长在参加滕海清所在班的战评会时,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班一共8个人,昨天战斗中牺牲了4个,你们害怕了吗?”滕海清倏地站起来说:“连长,打仗就是你死我活,要害怕,就不来当红军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让连长很满意,也由此引起了对滕海清的关注。11月,滕海清入彭杨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入校后,滕海清在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和政治常识的同时,抓住一切机会补习文化知识。

1932年1月,滕海清结业后回到老部队,被破格任命为第11师第32团8连副连长。1月中旬,滕海清随部队参加商(城)潢(川)战役。此战的目的是夺取商城,向北扩大苏区。19日,第11师开始围攻潢川城南的北亚港国民党军第12师一个团。第8连奉命担任突击连。在第二次攻击中,连长身负重伤。滕海清奉命接替连长指挥,他沉着应对,令第1排、第2排正面掩护,自己率第3排迂回至国民党守军侧后,乘其不备,迅猛冲击,歼守军1个排,夺取了前沿阵地,为大部队攻击扫清了障碍。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7月上旬,蒋介石调集30多万重兵,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导,不仅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被动状态。10月10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第四方面军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而国民党军队紧咬不放,在阻击国民党军第83师的战斗中,滕海清多处负伤,双眼几乎失明,嘴唇被弹片崩豁,门牙被打掉两颗,右手也被炸伤,一时只能由师医院的担架抬着行军。

为加快行军速度,师领导忍痛决定:营以上干部伤员抬着随军行动,连以下的伤员每人发3块大洋,就地隐蔽养伤。滕海清不甘心离开部队,他用左手拄着竹竿,披着破军毯,眯着肿胀的双眼,跌跌撞撞地向西追赶远去的部队。11月下旬,滕海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陕西子午镇找到部队。倪志亮师长看到仍穿着血衣、光着脚站在雪地里的滕海清,大为感动,由衷地说:“想不到你还能活着赶回来,真是好样的!”同时让后勤部连夜给滕海清赶做了一套棉衣和一双鞋。

部队进入川北后,接连攻占通江、南江、巴州3座县城,随即分兵发动群众,创建苏区。滕海清随部队到达瓦子铺后,调任师政治部保卫队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的行动,使国民党军惊恐万分。1933年2月,蒋介石委任四川军阀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纠集6万人,分左、中、右纵队对川陕苏区发动“三路围攻”,企图消灭红军,恢复其在通、南、巴地区的统治。红四方面军经过艰苦作战,歼敌1.4万余人,取得反“三路围攻”作战的胜利。在反“三路围攻”作战中,滕海清率领游击大队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使游击队员经受了实战锻炼。战后,滕海清调任第31团特务连政治指导员。10月,四川军阀不甘心失败,刘湘调集20万重兵,分6路向川陕苏区发起“围攻”。在反“六路围攻”作战中,滕海清和连长多次率领连队担任突击连,出色完成了任务。在一次激战中,一颗子弹从滕海清的喉部射入,从颈后穿出,严重损伤了喉头、食道和神经,左半个身子失常,滕海清住院两个月,伤情刚有好转,就坚决要求归队。1934 年春,滕海清任第33团第1营政治委员。

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随徐向前三次过草地

1935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26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8月15日和20日,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分别向阿坝和班佑地区挺进,北上甘南。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从卓克基地区出发向阿坝进发;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领,从毛尔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开进。滕海清和营长率领全营随右路军行动。

从毛尔盖到班佑,要经过数百公里的茫茫草地。出发前,上级请当地向导对过草地的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滕海清在全营也进行了动员,做好过草地的准备。历经艰辛,滕海清所在右路军穿越草地后,于8月29日发起包座战斗,经3天激战,全歼企图堵截红军之国民党守军胡宗南部第49师大部,攻占上下包座,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然而此时,张国焘却提出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背道而驰的南下方针,竟令已到达草地边沿的左路军一部停止前进,重返阿坝,同时电告徐向前、陈昌浩率右路军之红4、红30军南下。9月中旬,滕海清和全营忍饥挨饿,随部队再次进入草地,许多战士倒下后就再也没起来。走出草地时,全营只剩下一半人。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滕海清和全营以英勇顽强的精神,先后参加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取得了许多战斗胜利。但红军始终没能建立新苏区,加上川康边界人烟稀少,粮食物资极为匮乏,国民党军又层层围堵,红军的伤亡很大,处境越来越困难。

严酷的事实证明,张国焘的南下方针是行不通的。1936年7月2日,红2、红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甘孜会师。5日,奉中革军委命令,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贺龙、任弼时力劝张国焘北上。张国焘迫于无奈,勉强同意。滕海清随部队第三次穿越草地,并奉命负责筹粮,然而走了3天,连一粒米也没找到。第四天中午走到一个小山梁下时,突然发现山梁北边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滕海清经了解,牛羊是当地一名恶霸大牧主的,便带领战士们围圈了200多头牛和1000多只羊,解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后,滕海清调任第10师第28团政治委员。

三、滕海清叮嘱各连干部说:“今晚要准备独立作战,不能有丝毫依赖思想。”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滕海清任第129师第385旅教导大队大队长。1938年3月下旬,滕海清奉命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编入第4期第1大队,深入学习了毛泽东的著作和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同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学等基本理论,以及对日作战的军事指挥要则和战术。

从抗大毕业后,滕海清到豫东西华县抗日游击大队任副大队长,负责军政教育和游击战术训练,使大队的技战术水平迅速得到提高。9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指示,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沟成立,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9月30日,彭雪枫、张震率游击支队主力共373人从竹沟出发,进军豫东敌后。10月上旬,与豫东人民抗日第3游击支队、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在西华地区会师。10月11日,3支部队在豫东西华县杜岗集召开会师大会,正式宣布部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下辖3个大队。滕海清任第2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12月,游击支队再次进行整编,以第1、第2大队为基础组建第1、第2团和独立营,滕海清担任第2团团长,谭友林任政治委员。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1939年9月,滕海清(左一)在曹市集同新四军游击支队部分团级干部合影。

1939年元旦,支队通知滕海清立即赶到司令部,见到彭雪枫后,彭雪枫指着地图说:叫你来,是要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你率第2团插到商(丘)鹿(邑)公路两侧,破坏日伪军交通线,寻机打击沿路的日伪军据点。滕海清接受任务后,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传达彭雪枫的指示,研究行动计划。1月6日,商丘日伪军一部沿商(丘)鹿(邑)公路分路南犯,企图侵占亳县。7日下午,其一路伪军500余人进至亳北芦家庙不再前进,并修筑工事。滕海清决定乘其立足未稳,组织突袭。为稳妥起见,他亲自与驻亳县的国民党特务大队和驻张集的国民党军联系,争取他们配合,他们都勉强同意。部队出发前,滕海清叮嘱各连干部说:“今晚要准备独立作战,不能有丝毫依赖思想。”

8日晚,滕海清率部从亳县东北的王牌坊出发,直插芦家庙。23时30 分,他带领尖刀排和第4、第5连从北面,第6连从东面迅猛杀进芦家庙。由于伪军散住在民宅里,击其一部,惊动其余,不多时整条街枪声响成一片。滕海清令各连以排、班为单位,大胆、勇猛穿插,分割包围。战至9日凌晨3时,战斗结束。共毙伤伪军20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87支,以及一批军用物资。芦家庙战斗,是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皖东北后的第一仗,有力打击了当地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使其进占亳县的企图落空。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合影,前排左起:李耀、谭友林、彭雪枫、滕海清、萧望东、方中铎,后排左起:张先舟、张震、岳夏、吴芝圃。

根据新四军军部命令,11月1日,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1940年7月初,新四军第6支队与抵达新兴集的八路军第344旅、新编第2旅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辖第2、第4、第5、第6旅等部,滕海清任第5旅旅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4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滕海清任第11旅旅长。

1944年4月,日军首先发动了河南战役,国民党军汤恩伯部不战而溃,致使河南大部沦陷。为打击日军,从战略上建立起陕北、华中、华北三区间的联系,中共中央命令第4师抽调5个团的兵力,进入永城、夏邑、萧县、宿县地区,打通与睢(县)杞(县)太(康)根据地的联系,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8月15日,彭雪枫率第11旅2个团,第9旅2个团以及萧县独立团1个营挥戈西进。第11旅于8月20日越过津浦铁路,而后向西疾进,当进至萧县以南的小朱庄时,遭国民党顽军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王传绶部拦击。第11旅被迫自卫,将其击溃,顽军退至小朱庄。彭雪枫了解情况后,就把攻克小朱庄据点的任务交给第11旅。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1944年8月,在小朱庄战斗中,左起,新四军4师滕海清旅长、张震参谋长、彭雪枫师长、周纯麟骑兵团长、张永远团长在阵地前研究战情。

为胜利完成任务,滕海清慎重初战,抓紧有限时间做好作战准备。他赴一线观察地形,专门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敌情,研究作战方案,并于23日13时,下达总攻命令。在火力掩护下,突击队携云梯向圩墙发起冲击。顽军居高临下,拼命顽抗,战斗异常激烈。战至14时,圩墙终于被撕开一道突破口,我军突入圩内,与顽军展开巷战,并向纵深发展。在猛烈攻击下,顽军狼狈溃逃。此战,毙包括顽军司令王传绶以下354人,俘1040人,枪支弹药甚多。

战斗结束时,滕海清向彭雪枫报告:小朱庄内的残敌已全部被歼,战斗结束。彭雪枫面带笑容幽默地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谓‘铁军’也不过如此而已!”在我军不断取得胜利时,9月11日,彭雪枫在夏邑八里庄战斗中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闻听噩耗,滕海清浑身猛然一颤,飞奔到师指挥所,见到彭雪枫的遗体,他呜咽着连声呼喊:“师长!师长!”想起与彭雪枫风雨同舟的6年,想起师长的培养教诲,滕海清悲痛欲绝。

12月,滕海清改任第9旅旅长。1945年春,滕海清奉命率部返回津浦铁路东,与其他部队一起对根据地内日伪军发起反攻,歼敌5000余人,为全面反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不怕一切牺牲,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战斗到底。”

1945年10月,滕海清率第9旅抵达邹县土山洼。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至第9旅亲切慰问。滕海清代表全旅官兵向陈毅立下了“不怕一切牺牲,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战斗到底”的军令状。12月21日,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组建,滕海清仍担任第9旅旅长。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7月中旬,国民党军5个整编师(军)分3路由徐(州)蚌(埠)段进犯淮北。26日,国民党军第60旅进占双沟集,整编第69师第92旅进占朝阳集。按照第2纵队作战预案,滕海清率部冒着大雨,连夜强行军抵进杨桥一带,切断朝阳集国民党军退路,阻击双沟集南援之国民党军,攻击刘八集、陆家庄、枕头山、陆家圩之敌。28日5时30分,第4旅向朝阳集国民党军发起总攻。9时许,朝阳集国民党军逃向刘八集,滕海清指挥第9旅向敌发起攻击,在第4旅的配合下,于枕头山、大赵家、陆家庄以北地区将其全歼。至29日下午战役结束,共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

1947年1月,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正式组建,第9旅改编为第2纵队第6师,滕海清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此时,国民党统帅部制定“鲁南会战”计划,调集19个整编师(军)49个旅近30万人的重兵集团于徐州以东、胶济铁路以南地区,企图聚歼华东野战军主力于临沂、蒙阴地区,进而完全占领山东解放区。其中,以11个整编师(军)30个旅(师)组成南北两线兵团,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实施南北对进,两面夹击。关键时刻,投诚不久的郝鹏举叛变,其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党军第42集团军,置于白塔埠地区,为进犯临沂提供侧翼掩护。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为调动国民党军,以利主力在运动中打歼灭战,令第2纵队急速东进,发起讨郝战役,诱使南线国民党军增援。2月初,滕海清率第6师,长途行军100余公里进至白塔埠地区,并于6日向郝鹏举部发起攻击。至7日18时,歼第42集团军总部及两个师 5000余人,活捉郝鹏举,取得白塔埠战役的重大胜利。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左起)张震、滕海清、赖毅在苏北。

1948年1月,滕海清接任第2纵队司令员。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在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第2纵队奉命兼程西进,迫歼孙良诚第107军,威逼徐州。孙良诚在国民党军连连败退的情况下,表示愿意率部战场起义。但在接到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让其尽快率部开往徐州的命令后,投诚决心动摇。12日凌晨2时,孙良诚率部撤出睢宁,向徐州退却。当天下午,第107军教导团和警备大队一部被第2纵队第5师围于大王集,其军部和第260师猥集于邢圩、高集一带。滕海清令第5师做好进攻准备,同时也不放弃迫其投诚,并令炮兵团进至邢圩附近占领阵地。第5师限令被围之国民党军于13日10时半以前缴械投降。13日中午,国民党军仍无降意,滕海清立即命令第5师“不降就打,孤立邢圩子,警告孙良诚”,第5师遂即向其发起毁灭性攻击。19时,孙良诚急切要求见滕海清,并提出能不能让他起义。滕海清斩钉截铁地答复:立即缴械投降,不然武力解决。孙良诚见大势已去,于14日8时率军部和第260师5000人放下武器投降。当日黄昏,滕海请命令第4师赶赴双沟西北郭集、观音堂,与中原野战军两个团并肩作战,猛烈攻击第107军第261师,除师长孙玉田带一个排逃掉,余部被全歼。此战,第2纵队共俘国民党军7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30多辆十轮运输车。

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按照作战部署,11月25日,第2纵队先是挥师南进宿县以东地区,与第6、第13纵队一起担负隔断李延年兵团与黄维兵团联系的任务。28日,李延年兵团怕被围歼,急忙南撤,滕海清又奉命率部与兄弟部队一起沿津浦铁路线向南追歼,一直追至淮河北岸的曹老集,迫使国民党军渡过淮河退守蚌埠。此役使李延年及刘汝明兵团与双堆集的距离拉开到70余公里,使黄维兵团陷入绝境。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遂于11月30日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放弃徐州,绕道永城南下,企图解黄维兵团之围后一起南撤。12月1日,滕海清率部与其他各纵队兼程北上,截击杜聿明集团。行进途中,滕海清率部不断调整部署,于5日进抵苗村、郭楼一带,包围了南逃之敌。为实现突围,国民党军第70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猛攻郭楼。郭楼距杜聿明指挥部陈官庄仅2公里,是阻其南逃的要冲。滕海清深感责任重大,随即调整部署,集中3个多团的兵力和100余门火炮,以确保郭楼。在后勤保障上,滕海清用缴获的十轮运输车,昼夜不停地从徐州输送弹药。作战中,滕海清亲临一线,官兵士气大振,击溃了国民党军数十次进攻,牢牢控制着郭楼。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滕海清指挥第2纵队首克李明庄,再战范庄、王庄,继而攻占李康楼、地祖庙。10日拂晓,又会同兄弟部队全歼陈官庄国民党军。至16时,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第2纵队转战1200余公里,出色完成了各阶段的作战任务,歼敌3.6万余人,被群众誉为淮海战场上的“蛟龙纵队”。

2月9日,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第21军,滕海清任军长。在渡江战役中,第21军作为中突击集团一部分,率先拉开渡江战役的序幕,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后,相继解放青阳、宣城、宁国,5月3日,攻占杭州。5月16日,第21军向温州地区挺进,先后解放溪口、奉化、温州等城镇。9月底,滕海清受领了参加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任务,并于1950年5月17日,协同第22军、第23军占领舟山本岛,接着攻占普陀岛和长途岛,解放了舟山。

五、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办校的指导思想,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经验为主、有选择地学习苏军经验

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成立。滕海清成为高级速成系第一期学员。他在补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注意总结自己多年的征战经验。1952年8月,滕海清以优异成绩毕业,并作为40名品学兼优的学员留院工作,担任高级速成系一班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教员。授课中,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既有思想性,又有实践性,赢得学员的喜爱。

1955年9月,滕海清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此时,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正处于贯彻正规办校思想时期,教学主要借鉴苏军经验。11月初,他指示学校训练部认真总结教学中向苏联顾问学习的情况和学习苏军先进经验中存在的不足,以利于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对待苏军的经验,有段时间少数人员思想比较模糊,甚至提出要“不走样地教、不走样地学”等口号。针对这一倾向性问题,滕海清向全校党员干部作了《关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必须以我军经验为主》的报告,他联系实际强调指出:苏联的规律和条件包含着苏军内战和苏联红军的特殊性,学习苏军先进经验,决不能全盘照搬,机械套用,必须有分析、有选择,这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滕海清提出了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办校指导思想,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经验为主、有选择地学习苏军的先进经验等具体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难不死的开国中将,21军首任军长,彭雪枫的得力干将,淮海战役所部南征北战被誉为“蛟龙纵队”

◆滕海清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期间签发的任命书。

1958年10月,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贺龙、罗荣桓、聂荣臻等领导莅临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视察,听取滕海清关于学校实施正规教育训练、建设正规院校的情况汇报,察看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对学校建校、教学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1年10月,滕海清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分管军区特种兵、学校(包括集训队)工作。1962年8月,军委炮兵经协商委托北京军区组织一期全军迫击炮兵干部集训。北京军区党委对此十分重视,安排滕海清负责。为搞好集训,滕海清吃住在河北宣化教学现场,把担负教学任务的人员集中起来先学一步,并对集训内容、示范课目和场地、后勤保障等一一规范、把关。集训中,他坚持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集训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集训质量,圆满完成了集训任务。

1967年5月,滕海清代理内蒙古军区司令员。11月1日,担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尽力做好军地工作,使当地社会秩序开始好转,部队趋于稳定。

1975年11月,滕海清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1月,退居二线。但他仍然关心着党的军队建设事业,撰写了大量的回忆文章,为研究解放军战争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1997年10月26日,滕海清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联系《党史博采》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