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

  这家敲好吃,强势推荐!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回味”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

  总爱围在校门口的小吃摊旁

  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买这买那吃

  虽然现在长大了,也时常会怀念

  最近我听说,广州有家小食店

  能让人一筷子就回到学生时代!

  店里采用温馨的暖黄色灯光

  环境也朴实到让我一秒穿越

  哈哈真有这么神奇吗?

  快跟我一起去试下~

  

  小食神店|100+种选择困难症

  点单前我数了数两张菜单上的出品

  发现居然有100+种以上,种类还很丰富

  难怪大家都说,只要你想,这里什么都有

  必点招牌|来了就别错过它们

  

  1

  杂锦米线一生推

  

  杂锦意思是多种原料混合

  光听名字就知道“内涵”很丰富了

  据了解,Ta可是桌桌必点招牌菜式

  从下单到热气腾腾地上桌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超迅速

  店里的靓姨们动作麻利,又很热情

  来这吃饭心情真的会变好哦

  试了下味道,发现真的很不错~

  汤汁入味,肉丸饱满,猪腩肉肥厚相间

  波波肠很脆,还有鸡翅、鸡翼…

  数数加上这碗粉共有10种料

  

  一碗只需18元,二琳想喊话老板:

  这么多确定不会赔本的吗!!

  2

  想吃多春鱼,三点后再来

  作为多春鱼的常年死忠粉

  它早已被我列入烧烤的必点名单

  但现在大部分的小食店都很少有

  看到菜单上有多春鱼真的很惊喜,点上!

  但这家不是烧烤做法,而是炸

  鱼外裹了一层蛋粉,使得鱼肉完整

  咬下去口齿留香,酥脆又带点蒜香味

  条条都有籽,吃进嘴里的爆破感很痛快

  再随意一比,条条都粗过口红

  长度都有手掌那么长,一份只要14块

  每天三点后供应,想吃还得看时间!

  3

  超爽口的泰汁无骨凤爪

  点单的时候,靓姨看出了我的迷茫

  于是主动给我推荐了泰式无骨凤爪

  据说这道菜的上桌率也非常高

  点评一查,果然人人叫好

  凤爪是提前腌制过的,凉拌的做法

  配菜也多,虽然是泰式酸甜口味

  但广州人对这种凤爪都不会陌生

  吃起来更是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无骨凤爪”保留了爪上的小筋骨

  这样吃起才入味也更有嚼劲哦

  4

  吉列鸡扒

  

  

  二琳只想为它疯狂打Call!!

  好吃到词穷的炸鸡扒,一点不腻

  还会配上沙拉酱让你一起蘸着吃

  虽然也是用了热油炸熟的做法

  和街上随处可见的鸡扒不一样

  外层裹的面包糠,既松软又带点脆

  里面的肉肥美且滑嫩,重点是大

  那么大大大大大的炸鸡扒

  比手机还大还要大出一个Plus!

  5

  有妈妈味道的鸡中翅

  除了吉列鸡扒讨人欢心外

  瑞士鸡中翅的味道也是相当不错

  全民吃鸡的时代,从来就没有一只鸡

  可以活着逃离广东人的视线

  吃起来味道偏甜

  像可乐鸡翅,更像家常做法

  表层撒着白芝麻粒增加食欲感

  一份5只,只用13块也挺实惠

  再悄咪咪告诉你,要注意的是

  因为杂锦米粉里已经有鸡中翅了

  所以如果足够话就不建议多点一份哦

  6

  红豆冰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推荐这个

  跟风小能手的我也赶紧安排上

  红豆冰做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红豆沙底+奶茶+冰块

  红豆粒粒饱满有沙,很清热

  再配上特制的勺式吸管

  奶茶、红豆都能同时喝到

  味道的话中规中矩,没有惊喜哦

  彩蛋|记忆中的小冰棍

  在进店最左边的小冰柜里

  还放了很多小冰棍,只要是堂食

  饭后均可免费来一根,解腻又降火

  二琳数了数,总共是四种

  虽然现在看价格都比较便宜

  但在我们贫穷的小时候

  有条冰棍就能开心一天

  来者不拒|温馨的街坊食堂

  童年和青春,总是美好的

  好在广州还有这样一个走心的小食店

  物美价廉,出品又基本不会踩雷

  和我们印象中的小吃店完美契合

  离开时竟有些羡慕住在附近的人

  真是有口福,可以随时过来,吃吃东西

  离西华路也近,说得我都有点想搬家了

  许多下班遛猫遛狗的年轻人

  都把这里当做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二琳先提醒哦,营业时间到晚上8点

  周日也不开门,很多人慕名而来经常扑空

  听靓姨们说,店里一到饭点就开始忙

  四个门面全部坐满,包括二楼的小夹层

  由于店里收养了几只猫,规则也相对人性化

  允许带宠物入场,像这只橘猫懒洋洋地躺在店里

  说了这么多,一定看饿了吧

  想知道这家温馨小食店的具体地址吗?

  快留言撩我啊,说不定下次和你一起去哦!

  

  图、文丨琳二琳

  广州潮生活V原创,转载请注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