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佈通知稱,將於9月19日,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組織實施中央儲備凍豬肉1萬噸投放工作,凍豬肉質量符合中國進口凍豬肉相關標準,經國家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檢疫合格,每個企業交易成功數量不超過300噸。從通知來看,此次交易的凍豬肉均爲國外進口的豬肉。

8月底以來,很多地方已經先行投放地方儲備肉,穩定節日市場供應和價格。

9月地方儲備、中央凍肉儲備輪番上場,豬肉價格真的降了嗎?

8月底,海口開始投放儲備肉,第一批投放期爲8月28日-9月12日,9月14日起海南向海口、三亞、儋州、文昌、保亭等5個市縣投放第二批省級儲備凍豬肉。

從9月7日至9月30日,廣州將按低於市場價10%組織投放1600噸儲備凍豬肉。中秋期間廣東省還組織投放1260噸省級儲備凍豬肉,增加節日市場豬肉供給。

9月12日起,山東濟南分兩批在全市44個商業網點投放1500噸儲備凍豬肉。第一批次投放時間爲9月12日-9月14日,第二批次投放時間爲9月25日-10月3日,投放品種爲儲備的2、4號凍豬肉。

9月14日起,浙江省儲備的平價豬肉開始在杭州多家超市投放,價格比菜場的豬肉價至少便宜三成。儲備豬肉銷售將持續到9月18日,本月底到國慶期間還將再次投放。

此外還有平價豬肉的投放。

福建三明明溪縣在8月17日至10月7日期間的週末和中秋節、國慶節,在城區四家超市實行平價豬肉銷售,莆田市荔城區於9月6日開始給予四項豬肉產品每公斤4元補貼,憑身份證每人限購合計2公斤。

廣西南寧從9月1日起實施豬肉價格臨時干預措施,以低於前10日市場均價10%以上的價格,在主要農貿市場設點限量限價銷售豬肉。

上海也在部分標準化菜場推出平價豬肉銷售,每日定時、定量向市民提供平價豬肉。均價爲18.5元/斤,價格比市場價低20%-30%,每人每天限購兩斤,售完爲止。

儲備肉、平價肉還有加大豬肉進口,調控力度持續加大。

那麼,最近豬價、豬肉價格真的降了嗎?

據本網監測,9月19日,全國主要地區生豬出欄均價已經漲至27.6元/公斤,較8月底的26.5元/公斤上漲4.2%。南方主銷區多省豬價已經突破30元/公斤。

9月地方儲備、中央凍肉儲備輪番上場,豬肉價格真的降了嗎?

商務部監測白條肉價格走勢

據商務部監測,上週(9月9日至15日)全國肉類批發價格不同幅度上漲,其中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36.54元,較上週上漲4.1%,較8月30日的34.59元上漲5.64%。牛肉、羊肉批發價格分別爲每公斤64.54元和62.03元,環比分別上漲2.2%和1%。雞蛋、白條雞批發價格價格分別爲每公斤11.54元和19.14元,環比分別上漲2.4%和2.5%。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定點監測數據顯示,9月份第2周(採集日爲9月11日)全國活豬平均價格26.68元/公斤,比前一週上漲2.9%,較8月底的24.69元/公斤上漲8.06%,較去年同期上漲87.9%。全國豬肉平均價格41.90元/公斤,比前一週上漲3.4%,較8月底的38.15元/公斤漲9.83%,同比上漲80.9%。

9月地方儲備、中央凍肉儲備輪番上場,豬肉價格真的降了嗎?

農業農村部監測集貿市場豬價、豬肉價格走勢

此外,根據統計局發佈的數據,9月上旬,全國生豬均價達到28.4元/公斤,較8月下旬的均價27.0元/公斤上漲5.2%。

所以,從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統計局等權威部門發佈的數據來看,9月以來,豬價、豬肉價格仍在繼續上漲,當然,漲勢確實較8月有所放緩。

投放低價儲備肉,確實惠及了很多消費者,但無論是中央儲備還是地方儲備的投放,面向的大多是大城市,而且也只是少數幾個城市。從數量上來看,其實也不多,無論是中央凍豬肉還是地方儲備肉。我國年均消費豬肉5500萬噸左右,日均消費就達到15萬噸,從目前生豬市場產能去化情況來看,缺口或超1000萬噸,因此無論是儲備肉還是進口肉甚至加上其他肉類的增量,短期都不太可能填補這個缺口。而要讓這個缺口儘快回補,還需國內生豬產業本身的努力,現階段,鼓勵生產、提高生產者養豬的積極性,纔是最有效的,而要實現這個目的,還是得讓豬價再飛一陣。雖然現在國家和地方已經發布很多政策來鼓勵生產,但政策從出臺到真正落地實施都需要時間,而現在,恢復生產已經刻不容緩,只有豬價上漲是最爲直接的生產動力。其是對於散戶和小規模豬場來說,豬價上漲帶來的增收增利或許比各類政策鼓勵更有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