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女媧爲上古正神爲何整日與妖魔爲伍?

文:小妖讀歷史

圖: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請勿抄襲!

《封神演義》中開篇就是女媧娘娘壽辰紂王被羣臣逼着去給她上香祈求風調雨順,卻在一陣妖風之後,迷戀上了殿堂裏的女媧聖像。文中對女媧聖像的描述是“容貌端麗,瑞彩蹁躚,國色天姿,宛然如生”,這樣看來這個聖像應該是一個堪比嫦娥的女子形象才能讓見慣了美色的紂王驚豔。紂王剛愎自用,又是剛剛登基覺得全天下都應給歸自己所有。這纔有了後來惹惱了女媧的一首高牆題詩:“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平心而論這首詩除了要娶回女媧回朝歌爲妃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妥,前面都是單純在誇讚女媧美貌。

可就是這樣卻讓回來查看供奉的女媧大罵出口,當場表示要毀了當年成湯留下的百年基業。看到這裏,作爲上古正神的女媧如果想要毀滅一個人間帝王,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再不濟也是可以委派下屆小神去給他警告或者直接像白娘子水漫金山那樣覆滅了朝歌就是了,可她卻什麼都沒有做,第一時間招來了天下妖精聽候使喚,而且只是短短几陣風的時間,全天下有名有號的妖精都趕來了,對女媧十分恭敬,就像是對着妖王。我國上古神話中將世間生靈分爲仙,人,妖。

都說是人妖殊途,那麼作爲神仙的女媧真的是人嗎?她的原型是什麼,又是怎麼作爲神仙去統御羣妖的?女媧補天造人積下了功德,被封爲上神,尊爲人類之母。那麼在她補天之前呢?出於早期的生殖崇拜,在神話中,我們民族的母親神便被想象成一個蛙女,這就是女媧。因爲不是一般的蛙,而是神聖的、作爲我們民族始祖的蛙,所以不寫作“蛙”,而寫作“媧”。媧這個字,除用於女媧外,再無別的意義,可見是特創出來用於聖蛙或母親神的。《說文》曰:“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王逸的《楚辭注》也說媧“一日七十化”。這裏說的“化”,都是孕育、生育的意思。

在姜寨出土的彩陶上,有一個蛙形的圖案,蛙身渾圓,上面佈滿了斑點。這些斑點,原本是代表蛙腹多子的意思。後來,在神話中,就成了補天的五色石子。而在《封神演義》中,作爲人身蛙腿的女媧其實也是妖精的出身,甚至於她的原型就是一隻青蛙。只不過區別於後天靠修煉成的妖精,她是天生地養的大妖,因爲有了補天和造人的功德被敕封爲神。這樣說來,女媧妖王一樣的地位就可以理解了。包括後來她委託千年狐狸精去毀壞成湯基業時對衆妖的許諾,“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

也就是說她如今也有了封神的權利,這就是封神榜的開端。可憐紂王一時的色心卻失去了所有,當然了,最可憐的是無辜的妲己,爲了完成女媧的指令狐狸精直接孽殺了她的元神附身作孽。這些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仙被後人杜撰,加入了人性的自私和因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