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白就想,自己现在不就像当初的苏秦一样吗,失落地离开了长安城。也有人说是因为李白一心想为国家干一番大事,可是皇帝却总是只让他写写诗歌娱乐一下,他觉得自己得不到重用就失望地离开了。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①丈: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3 米,“三千丈”在这里是一种夸张的说法;②缘:因为;③秋霜:在这里指白发。

李白在长安城里仅仅做了两年的翰林供奉就离开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李白让高力士与杨国忠为他捧砚脱靴,得罪了朝廷里的大官们,他们就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让皇帝把李白赶走;也有人说是因为李白一心想为国家干一番大事,可是皇帝却总是只让他写写诗歌娱乐一下,他觉得自己得不到重用就失望地离开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年春天,李白就给皇帝提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皇帝也批准了,还赏赐给了他一笔钱,之后便让这位“诗仙”离开了长安。

离开皇宫的李白又开始过上了之前壮游的日子,他北上南下,就这样一直云游天下,四海为家。这期间他还碰见了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两人结成旅伴一起去了山东游玩,一边游览名胜古迹一边交流写诗。

就这样壮游了十年,李白来到了秋浦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个时候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

这天晚上,他坐在窗边,想着自己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当初意气风发地进入长安城、进入皇宫,一心想着终于可以实现自己造福天下的理想了,可是谁知道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他打开窗口,眺望着长安城的方向,就悲伤起来。游秋浦的这段日子里,他每日白天出门看着美丽的风景,还能暂时忘了忧愁,可是一到晚上,他就失眠,忧心忡忡。

夜深人静了,李白还是没有睡着,就想起了古代的两个名人。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宁戚。宁戚很有才华,他听说当时齐国的大王齐桓公特别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就想到齐国谋求官职。可是他很穷困,找不到大官员来举荐自己。于是他就替商人赶货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

有一天,齐桓公要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就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宁戚这个时候正好在给牛喂草,一看到齐桓公出城了,就拍打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他唱道:“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意思就是,我没有生在尧舜这样的好君主的年代,这么漫长的黑夜就只能喂牛,什么时候天才亮啊,什么时候好的君主才能看到我这个人才啊。齐桓公听到歌声后,觉得这个人一定不简单,就把他带回了城里,经过一番考察,发现他确实是个治理国家的人才,便封他做了大官。

另外一个人是战国时期的苏秦。苏秦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谋士,他曾经十次向秦国的秦惠王提出建议,可是秦惠王都没有采纳,到最后,苏秦自己身上穿的黑貂大衣都破了,钱也花光了,还是没有成功,就只得落魄地离开了秦国。

李白就想,自己现在不就像当初的苏秦一样吗,失落地离开了长安城。我怎么没能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呢?于是提笔写下两句诗:“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第二天,天蒙蒙亮,没睡一会儿的李白就起床了。他洗了一把脸便坐在了镜子旁边梳头,才拿起梳子,他就发现怎么自己的头上生出了许多的白发啊?前几天还没有呢。心想着:“唉,一定是自己这些天失眠,总是发愁,愁得长出了白头发。”于是又提笔写下一首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后来李白把自己在秋浦所写的十七首诗汇集在了一起,就叫作《秋浦歌》,上面这首便是其中第十五首。文/安宝儿妈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