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於你這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所以說起高考,每年都會發生很多的故事,有的留的人,名垂千史,有的人,遺憾終生,像每一年的高考狀元和高考零分,那其實完全有着天壤之別的命運和不可知的未來。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當年參加了大學的入學考試,數學考了零分,作文也只寫了僅僅28個字,三句話,最後卻被大學錄取。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可能也就是落於社會底層,甚至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可能找不到。

臧克家

小編先賣一個關子,讓大家猜猜這個著名的詩人是誰?那因爲我們很多人在小學期間的時候都會學過他的一首詩,這首詩當中有這樣幾句話:“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那可能說到這兒,大家已經知道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的著名的詩人— —臧克家,而這幾句詩來自於他的詩:《有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當年的高考故事。說來也是一段佳話,那張可家呢?他出生在一個有文化的富裕家庭,能在他很小的時候呢,家道中落,但受他祖父和外祖父的影響,他從同時,從小就酷愛讀書。除了書讀了四書五經,他更能夠流利的背誦各種詩歌。以前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考取功名,而到了那時考取功名已不再可能,轉而之臧克家的夢想變成了考取大學。

由於,那是的高考和科舉制度相差甚遠,對於熟讀四書五經的他,完全沒法理解應對那時高考的考試,尤其像數學這類學科。除了能夠寫語文作文之外,其他的他一概都不會,當臧克家看到這些試卷時,整個人完全都是懵的。

最後在青島大學語文高考的時候,本來不抱希望的他卻發生了戲劇的一幕,當時的語文高考不像現在,作文題目是有兩個,任選其一。臧克家先生選擇了其中名爲《雜感》的題目,並在作文紙上寫下了三句話,總共28個字。內容是這樣的:人生永遠追逐着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幸好當年的語文高考沒有限定任何字數要求,否則也就沒有了今天被選入小學課本的詩。臧克家先生正是憑着這簡單的三句話,而跨入了大學的門檻,也因爲這三句話,成了一段佳話:這篇作文被著名的大學者聞一多先生髮現,覺得非常有趣、有才,於是向學校極力推薦,也正是從那時起,臧克家與聞一多先生結識,並受聞一多先生影響,而慢慢成爲著名的詩人。

不知道聽完關於臧克家先生的故事之後,各位小夥伴有何感想呢?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評論。

你的評論和關注是我發文的動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