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一早,李詠的妻子,著名導演哈文在微博上發佈訃告:“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是的,曾經婦孺皆知的著名主持人李詠,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年僅50歲。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是中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多次主持央視春晚。2002年2月11日,李詠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開始了精彩的主持生涯;此後一直到2013年,李詠共主持了十屆春節聯歡晚會,他在春晚的出色表現,與《非常6+1》和《詠樂匯》深深贏得了觀衆的喜愛,他和妻子哈文一臺前一幕後的合作也爲人津津樂道,包括與哈文曾作爲2013年的春晚總導演一起合作。

這個噩耗可謂是突如其來。印象中,感覺李詠好像一直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

在2017年11月23日,李詠於感恩節發佈最後一條微博,感謝了妻女以及所有人,哈文則在下方甜蜜互動:“感恩節快樂。”

隨後,一家人被傳出移民美國的消息。當時,還有很多不理解的人抨擊李詠的行爲,殊不知他是到美國去挽救自己的生命。

這已經不是第一位因癌症去世的央視主持人了。癌症,彷彿變成了娛樂界令人聞風喪膽的死神。

央視著名主持人:

羅京,48歲,癌症死亡;

方靜,44歲,癌症死亡;

王歡,42歲,癌症死亡;

肖曉琳,55歲,癌症死亡……

還有歌星姚貝娜、梅豔芳……

癌症已經不再遙遠,成爲了我們身邊的健康殺手。

在我們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應該對癌症引起高度重視。爲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爲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爲大家科普一下。

爲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復雜。

癌症的發生,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

先天因素決定了細胞的癌變概率,如果我們瞭解自己的基因,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遠離癌症。早期發現內臟器官中的癌症病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治療起來會很困難,胃癌、胰腺癌等都是如此,相對而言,接近體表部位的癌症,如乳腺癌、皮膚癌等,由於其容易被發現,治療效果就要好一些。

雖然癌症很常見,但癌症的發生卻是在暗中進行的,在癌症發生伊始,少數幾個“叛徒”並不容易被檢查出來,這時候身體也不會感到任何不舒服,直到這些“叛徒”的數目發展到幾億個而形成癌組織,才勉強可以被肉眼發現。

著名好萊塢影星,《古墓麗影》等多部大片女主角安吉麗娜朱莉,就曾經在做基因檢測的時候發現自己攜帶家族遺傳乳腺癌基因,有很大的患乳腺癌風險,因此她果斷決定切除了乳房,將發病風險控制在5%以下。如今,她健康地活着,並且可以很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

如何全面、科學地預防癌症

癌症預防還是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規律作息、適度鍛鍊,心情愉悅、學會自我調整壓力。

除此之外,做好外部的預防工作,我們就要合理地規避身體本身的風險了。如果家族裏有兩人以上有同樣的疾病,就要在該病種上引起特別關注,它的風險就高於其他的病症。對症下藥,既可以節約成本、科學地規避風險,還可以減少對未知疾病的擔憂和迷茫。

不同於體檢,基因檢測是一種更爲科學和全面的預防措施。通過對身體細胞的檢驗,可以篩選出有病變基因的風險和種類,從而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做好內調外養,最大可能地規避癌症發病的風險。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的污染加劇,健康問題成爲越來越多人面臨和關注的問題。通過基因檢測來規避風險、科學干預,已經成了漸漸被人們所接納的一種新的科學方式。

一起關注我們的健康,進行最有效、最精準的預防。讓每一個人都遠離癌症,遠離亞健康,輕輕鬆鬆地享受生活。

祝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李詠最後一次演講《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中說到的那樣:“我要感謝能和你們再次相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