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丁望:疫情对我们广东省鲜活水产流通这一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基本上现在传统市场包括原来拉水车的都停了,现在可能就我们何氏水产还在发一些商超客户、新零售、电商客户等,这部分的量现在还是蛮大的。水产前沿:疫情期间不少传统批发市场闭市,但据悉线上零售订单暴增,请问您如何看待鲜活水产品线上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未来发展空间如何,是否有可能取代传统鲜活水产品流通模式。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静

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这场疫情来得又快又猛,多地不得不发出通知禁止宴席和聚餐,限制人员流动,关闭水产批发市场。这些举措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对水产流通和餐饮消费带来了极大影响。今天,水产前沿采访了广东水产流通企业代表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和广东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了解这次疫情对鲜活水产品流通的具体影响及他们有哪些应对措施。

水产前沿:据您估计,疫情持续的这一个多月,广东鲜活水产品流通量和消费量分别减少了多少?发往外省的鲜活水产品减量多少,以哪些品种为主?

疫情重创水产流通和餐饮企业,近半年的鱼价或受影响

何氏水产董事副总裁 王丁望

王丁望:疫情对我们广东省鲜活水产流通这一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基本上现在传统市场包括原来拉水车的都停了,现在可能就我们何氏水产还在发一些商超客户、新零售、电商客户等,这部分的量现在还是蛮大的。广东省这边的流通总量大概只有往年的三到四成。发往外省的现在还是以鲈鱼、鳜鱼为主。我们几个同行都停了,现在就剩下我们一家还在进行保供应这个活动。

疫情重创水产流通和餐饮企业,近半年的鱼价或受影响

广东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伟

郑伟:我们估计广东鲜活水产品流通和消费量减少了95%左右,发往外省的也少了95%左右,以加州鲈为主。

水产前沿:流通和消费减少的这些鲜活水产品有几成挤压在了鱼塘,有几成入了冷库?挤压在鱼塘未出的鱼在疫情结束后是否存在扎堆上市价格大跌的风险?现在冷库的库存情况如何,容量是否已经饱和?

王丁望:现在基本上鱼都压在鱼塘,冷库基本都爆仓了。有一部分养殖户受不了资金压力,可能就出塘了,卖得价格比较低。但是我们去鱼塘收购都是按比较正常的价格,我们这段时间人工、运费成本都在上升,但是我们给客户的价格没有什么变化。

郑伟:据我们了解,目前不少冷库容量都爆满了,尤其是鳜鱼,预计疫情后可能会扎堆上市,近几个月或整年的行情有可能受到影响。

水产前沿:疫情期间不少传统批发市场闭市,但据悉线上零售订单暴增,请问您如何看待鲜活水产品线上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未来发展空间如何,是否有可能取代传统鲜活水产品流通模式?

王丁望:我觉得鲜活水产流通经过这么一个特殊情况之后,线上销售包括一些社区购的模式会盛行。所以我们鲜活水产流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就是要大胆地去创新、去突破。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加工水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拓展。传统水产市场的模式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它有很多优势是单一的线上模式无法替代的,因为它是基础性的东西。可能未来传统市场的功能会进行一个升级转型,这个也是我们鲜活水产流通企业需要去考虑的。

郑伟:虽然线上订单暴增,但体量整体还比较小,且由于很多村镇和城市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快递运输也不够顺畅,暂时还无法取代传统水产流通系统,但线上的模式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

水产前沿:除了以上,您认为这次疫情还给水产行业带来了哪些危机和机遇?

王丁望:对于这次疫情,我觉得是危中有机。虽然因为疫情失去了一部分量,但我们做的是民生产品,它的刚性需求还在,且会通过不同形式比如像“O2O”或者“社区购”这种模式来体现,即消费途径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这个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市场拓展出去。

从这次线上订单暴增的情况来看,我们水产行业还是要加大对水产品加工这种模式的投资,拓展它的市场空间。水产品是一个非常好的白肉来源,对身体是非常有益,是身体营养成分一个很好的补充。水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但是一定要符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要去做一些创新和升级。

郑伟:本次疫情给水产流通企业的启示是,水产品流通必须要线上销售和线下流通相结合才是王道,传统水产流通模式亟需转型升级。

【关键字】:流通餐饮疫情市场行情水产养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