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裏面寫作業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了老師收作業的時間,一旦錯過,很多老師都會對你後面再想交上來的作業置之不理。如果你因爲個人原因,沒有及時的將自己寫好的作業交給老師,你會怎麼做呢?

華東政法大學的馬老師與許同學因“遲交作業”一事兩人寫下的兩篇辯論性論文,兩人在微信羣聊天的內容公佈在網上時,迎來不少學生羨慕的眼光,更有無數網友爲有這樣稱職的老師點贊。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呢?

師生關係不融洽?馬老師這樣處理“遲交作業”,贏得無數點贊

馬老師之前佈置的作業,通知了學生在課間交,但是由於這堂刑法案例課是四小節,同學們以爲會在某一課間老師再統一收作業,沒有讓許同學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個課間馬老師都沒有說交作業的事,直到後面跟同學一起討論下次作業時,才說道:作業在許同學去上廁所的那個課間就收了,之後許同學在微信羣裏面跟馬老師溝通,馬老師這樣對許同學說:“如果你能找一兩個角度,論證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我就接受你的作業。”而許同學真的就因遲交作業這個問題寫了一篇論文《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

師生關係不融洽?馬老師這樣處理“遲交作業”,贏得無數點贊

出乎人意料的是馬老師也寫了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來回應許同學。師生之間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絡。最終,馬老師接受了這份遲交的作業,他表示之所以如此“回覆”,是希望學生能夠理解規則意識,將所學法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而不是僅僅侷限在課本上。

師生關係不融洽?馬老師這樣處理“遲交作業”,贏得無數點贊

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有時候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忘記或遲交作業,一般來說只要及時補交就沒問題了,但即使是在學校很常見的現象,因爲華東政法大學的老師與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與別人比起來有所不同,更是受到了大家的褒獎。不僅讓馬老師的學生心服口服,也讓外界的受衆對他的處事方法豎起了大拇指。

遲交作業受到規章制度的約束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懲罰,作爲老師也要堅持原則,但當規則與人性化有衝突時,在冰冷的原則之上多一些情感的投入,不僅不是“和稀泥”,還能讓事情處理得更合情合理,也更能體現大學的人文底蘊。

師生關係不融洽?馬老師這樣處理“遲交作業”,贏得無數點贊

馬老師給學生出難題既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考驗,也是在冰冷規則下人性化處理的表現,自己以身作則以論文體的方式回覆學生,也是對學生的尊重,這纔是最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思考方式。

正因爲馬老師在教學上的認真負責,纔會讓馬老師的課堂座無虛席。在大學裏面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就是學生們人在教室坐着,但是心早已飄到外界,都在做低頭族,做着自己認爲最有意義的事情。但當你去聽了馬老師的課,你會覺得這是一種享受,不僅能從課堂上感受到快樂,更能學到很多的東西。教育的問題永遠不會是一個人的問題,想要真正的改變教育一些不好的現狀,唯有先從改變自己做起,只有改變自己,再不斷的感染學生,這樣纔會達成共贏。

師生關係不融洽?馬老師這樣處理“遲交作業”,贏得無數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