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市场规律 大盘运行稳健

上周三的文章分析,虽然国内外利好频出,但A股走势依然谨慎。并且,笔者预期“大盘指数可能回落到120分钟布林线的中轨附近,然后短暂企稳”。实际上,本周二,各大指数小幅跌穿120分钟布林线中轨,周三则止跌并小幅收阳。(见图一)

图一:国证A指120分钟K线布林指标分析

遵循市场规律 大盘运行稳健

我们在做市场技术分析时,需要用到不同时间周期的K线。通常,日线反映中短线走势,适合分析8~13个交易日的情况。120分钟K线指示的是一周左右的走势,而日内操作则需要使用5分钟等更短的周期。时间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与金融市场的关联自然是直接又密切。

常言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9月17日,大盘主要指数以约2%的中阴线,宣告了某个波段反弹告一段落。回顾上证指数3288高点至今的走势,从4月8日到6月6日的2822低点是41个交易日,然后反弹到7月1日是17个交易日,再回调27个交易日到8月6日的2733低点。自8月6日反弹开始,到9月 16日的收盘高点,一共运行了29个交易日。41、27、29,这三个都接近神奇数字7的倍数,而17是斐波那契数字34的一半。众所周知,这些往往是敏感的时间窗口,在A股历史上也经常出现。

最近,笔者在观察上证50指数的中长线走势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见图二)

图二:不同时间维度的国证A指走势对比

遵循市场规律 大盘运行稳健

图二的上半部分是上证50指数2005年3月至今的季线走势,下半部分是2013年12月至今的月线图。不同的时间维度,在K线上构成了颇为相似的波形,就好像是同一棵树上长出来的两片叶子!这种特性,正是分形原理在证券市场的神奇反映。

简单地说,分形就是“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这个概念是数学家曼德勃罗特在1975年提出的,用来描述自相似性。分形理论有助于揭示混沌和秩序之间的关系,启发人们通过分析部分来构想整体。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分形现象。股市中,K线图正是由无数个基本单元组合而成,股指的随机波动曲线具有自相似性。这就像是遗传基因那样,隐含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表明规律与事实之间似乎有迹可循,这也是金融市场的魅力所在。

波浪理论是形态分析的工具,从上证指数周线上看,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划分方法值得探讨。(见图三)

图三:上证指数的某一种周线浪形分解

遵循市场规律 大盘运行稳健

指数本可以互相印证的,但是,最近几个月,沪深两市的主要指数,在K走势的高低点上存在显著差异,使浪形更加扑朔迷离。(见图四)

图四:深证成指与上证指数日K线走势对比

遵循市场规律 大盘运行稳健

金融市场中,最美好的三个字莫过于“确定性”,只是世上的任何市场都是投资和投机成分兼而有之,而参与者的心理基本无法度量。

19日凌晨,美联储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这是美国年内第二次降息,但并没有对美股走势带来明显影响,更不用说对中国股市了。事实上,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只要是有预期会发生并且对市场产生作用的事件,其效力都可能被提前化解。不过,这些资讯常被一些媒体过度解读,甚至非常单纯地把极其纷繁复杂的涨跌原因归结于某件事情。诚然,做投资决策离不开外部信息,但是,独立思考和抉择显得更为重要,毕竟没有任何人能够替我们承担风险。

本周三和周四,沪深两市连续缩量。下周一,国际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将提升A股纳入因子,可带来近300亿元的被动投资。预期近日,各大指数仍有望维持在20日均线之上,并会横向运行一些时间,A股市场或将表现出其所特有的韧性。

往期回顾:

8月14日文章:大盘宽幅震荡 风险亟需对冲

8月21日文章:指数震荡反弹 中期均线承压

8月28日文章:中期走势:宽幅震荡为主 缺乏整体机会

9月11日文章:市场气氛温和 大盘高位震荡

9月18日文章:内外利好频出 A股走势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