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头条号后台,收到的提问中,有一半以上都跟“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有关。

我通常会回答:

这个问题光是坐在房间里思考是没用的,要多去尝试,有了尝试,有了结果,才能做总结,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就像必须凑齐足够的样本数量,你才能做统计一样。

人家又问了:

那我现在刚刚大四(或者研三),还没有什么正式的工作机会,要怎么去尝试?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做一次解答。

(一)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的时候,他通常会借助性格测试工具、听取过来人的意见,甚至是凭直觉去做决断。

上述这些呢,也不能说完全不靠谱,但还是那句话,这些手段,都只是找工作的补充。

我的一位很优秀的学妹,曾经在某化妆品巨头工作了一年多,做化妆品研发助理。

她在入职之前,曾经煞有介事地给自己提过三个问题:

1、这个公司有前途吗?

2、我有能力做好吗?

3、我热爱这份工作吗?

这三个问题,于当时的她而言,都是yes。

所以她信心满满地去入职。然鹅,她的第一份工作,结束的极为黯淡。

她入职的一年后,赶上该公司的高层,进行一系列的重组、收购和变动,她所在的部门在她入职后不久就已经名存实亡,又苟延残喘了大半年,撤部了。

那么,头戴名企的光环,接下来跳槽找工作会很顺利吧?

并不。人生总是在你期待满满的时候跟你开个很重的玩笑。

她在跳槽找工作的期间发现一个残酷事实: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研发岗位用人需求很低,而且工资也不高。

找工作两月无果,老东家发的退职补偿金眼看就要见底,她决定破釜沉舟,南下深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她一直生长在北方,想换换空气和风景。

到深圳那一年,自媒体行业方兴未艾。她窝在出租屋漫无目的投着简历。几天后,她收到了一个做美妆号的自媒体公司的面试邀请。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问了她一些关于化妆品的科学、化学、生物学知识,她对答如流。

这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博学多才,而是因为,这就是她大学学的专业,同时也是之前做了一年多的老本行。

而这家运营美妆号的公司却觉得如获至宝:

有了她的专业知识助攻,一篇普通的美妆科普文章一定会显得非常有质感,可以秒杀当时市面上大多数粗制滥造的美妆类文章。

而我这位学妹,之前也从未好好写过一篇文章,甚至可以说毫无写作天赋,就连大学的毕业设计也差点错过deadline……

而她与这家公司,她与自媒体写作的相逢,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读者的点赞、转发、评论,都让她产生了满满的成就感。她越来越喜欢写东西了,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文章中,每个观点都有理有据、清晰靠谱,她主笔的这个美妆号,有了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

后来她写了一篇文章,虽然无关美妆,却获得了上万的点赞。这篇文章,就是关于她从化妆品巨头公司的研发助理,转型到自媒体主笔编辑的职场之路。

她说:

入行之前,我问过自己三个问题,分别是:

这个公司有前途吗?

我能胜任吗?

我喜欢这份工作吗?

其实这三个问题,到现在依然有效。但是,作为现在的我,理解的角度跟以前不一样了。是否有前途,不单单是公司是否有前途。

公司是大是小,不重要,再大的公司,也会裁员、重组甚至倒闭,到那时,你该如何自处?所以,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在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能否做到身价的上涨?这才是真正的“前途”,这个前途,无关公司规模,只关乎自身能力;我能胜任吗?这恐怕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但是,能否胜任一份工作,不能只看眼前。

就比如,我当时或许能够胜任化妆品研发助理的工作,但除了这份工作,我能否更进一步?成为正式的研究员?你必须要让自己进步,不然呢?难道你要顶着助理头衔在这个公司混一辈子吗?最后,我喜欢这份工作吗?我现在可以大声回答:我喜欢。

不论是之前的研发助理,还是现在美妆编辑主笔,我自始至终都没离开过我热爱的美妆行业。我喜欢研究,也喜欢写作,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工作。

学妹的奋斗,还在继续;至少在目前,这是一个还算令人满意的故事。她有着丰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份真心喜爱的工作。

(二)

回到文首提出的问题:当你没有足够经验的时候,如何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答案就是:

1、这个公司有前途吗?

2、我能胜任吗?

3、我喜欢这份工作吗?

这核心三问,自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要回归到“自身核心竞争力”上。

比如,公司的规模大小固然需要考量,但我们还应考虑:“当我离开时,我能带走什么?光环?能力?人脉?资源?”

诸如此类。

快到年底了,正是归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考虑来年目标的时候,同学们不妨可以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前途的决策~❤️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