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烧掉也不卖给你

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美国资本家们为了维持牛奶价格,宁愿把牛奶倒在密西西比里,也不留给饿得面黄肌瘦的穷人们喝。

没想到,在90年后的今天, 英国奢侈品牌巴宝莉(Burberry)竟然还在重复着类似的故事。

巴宝莉在奢侈品领域算是比较知名的品牌,从1856年创办开始,就一直是英国皇室御用品,风衣、香水风靡全球,而且定价超级贵。

虽然贵,也有很多中国人去买,巴宝莉30%的营业额都是咱们贡献的。话说小编也买了他们家很多东西。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他们还请了小鲜肉吴亦凡代言。

然而并没什么用,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近几年的销量开始下降,当然他们也在想办法。可能你以为他们会打个折啥的,并!没!有!巴宝莉在上一年里,把他们积压的库存全烧掉了,包括衣物、饰品、香水等。

据巴宝莉近期公布的财报显示,2018财年该公司共销毁价值28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54亿元)的库存,而2017财年这一数字为2690万英镑,2016财年为1880万英镑。与前两年相比剩余库存价值明显上升。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他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总共销毁了价值超过8亿人民币的货物…

看到这里,小编真是心痛啊!然而,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时装业首席讲师玛丽亚•马龙表示,在过去几年里,巴宝莉这么做是想维持自己的 “高级品牌”。曾经有一段时间里,仿冒者门喜欢“将巴宝莉的牌子粘在任何东西身上”。

过去五年中,为了防止囤积产品被盗、流入黑市或降价出售,巴宝莉销毁了价值超过9000万英镑的囤积货物。“这是为了防止市面上的巴宝莉折扣商品泛滥,导致品牌价值降低。”玛丽亚•马龙说。

其实Burberry并不是唯一一家不得不处理奢侈品过剩的公司。今年3月H&M被曝光2017年积攒了43亿美元的库存,这一庞大的数字让所有人替它捏了一把冷汗。旗下拥有卡地亚和万宝龙等名表品牌的历峰集团今年积极地回购了近9吨的手表库存,然后拆解手表上的钻石和配件,或是直接销毁。据《卫报》数据,2016至2018年间,历峰集团销毁了价值近5亿英镑的手表。路易斯威登这些年来,也因为“不愿把皮革产品库存下放至折扣店而烧毁”的行为被媒体多次曝光。还有LV、维多利亚的秘密、耐克等知名品牌均有被曝光过出现类似的行为。

当然,也有很多环保运动者抗议,他们认为这是浪费,感到愤怒。“虽然价格高昂,但巴宝莉不尊重自己的商品,也不尊重制造它们所耗费的自然资源,”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洛罗夫说,“这是时尚工业肮脏的秘密。与放慢生产步伐相比,他们宁愿焚毁完美的衣物和产品。”

对于这次巴宝莉事件的曝光,让人唏嘘不已,难怪奢侈品的价格年年水涨船高,原来为了产品的保值,背后却是这样干的!而这,其实只是奢侈品行业的冰山一角。而说起“焚烧库存“,也可以算是时尚产业界的潜规则了。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学时尚学院院长蒂姆·杰克逊在接受BBC采访时也指出,像巴宝莉这类的奢侈品公司正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为了让股东们满意,公司必须继续扩张,即便这有可能对公司品牌造成影响,并造成过剩的库存。

所以以上让人瞠目结舌的处理方式,对于普通民众实在是无法理解,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或许早已见怪不怪了,只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罢了。

聚行业认为,巴宝莉提升自己品牌价值无可厚非,但如果品质、口碑乃至设计都跟不上的话,那就只能是作死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谁也不想多花白花花的银子。

相关文章